健康中国,是我国为应对日益突出的各种疾病问题提出的发展战略,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要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1]。新时代的医学生,作为健康服务的重要储备军,除了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之外,还应必须拥有较高的健康教育能力和健康促进技能,教育人们树立健康意识、促使人们改变不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以降低或消除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2,3]。《健康教育学》课程的学习是医学生必不可少的,然而部分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已不适应时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教学模式比较死板,教学效果仍有改善的空间。由此看来,《健康教育学》课程的改革势在必行,应形成以学生为教育活动的主体,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新教学模式,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参与度和实践能力,增进专业技能,本文将此次课程改革过程总结以供交流参考之用。
1.针对学习《健康教育学》课程的学生,由2015级临床全科专业40名学生作为对照,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仍然延续原来的教学方式,不做改变。以同级预防专业36名学生作为本次课改的实施对象,进行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的教学改革,其具体实施内容包括以下几个阶段:(1)项目实施前期:教师在备课阶段,适量增加时事案例、科学研究前沿的成果,以真实案例、具体研究结果讲解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实施方法和技巧,使学生了解我国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发展的现况、存在的问题,掌握在各种人群中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理论知识。(2)项目实施中期:①教师指导学生应用课堂上所学理论知识,对本校学生所存在的主要健康问题进行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制定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计划;②要求学生针对调查出的实际健康问题,并依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③对所开展的一系列健康教育与促进活动所产生的效果进行评价;④学生撰写项目实施工作总结报告,对自己组织开展的健康活动所得成果进行展示,让学生在亲身参与的过程中,掌握所学理论知识。(3)项目实施后期:课程结束后,对上述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其内容包括对课程内容、教学方式的满意度,调查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开展师生互评,学生对本项课程改革的效果进行评价,老师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评价;与学生座谈,进一步了解学生在本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要求和建议;期末成绩综合学生整个过程表现予以评定。对学生的期末成绩以百分制进行考核,课改组学生加大平时成绩(占30%)和调查实践评分(占40%)在最终成绩中的比例,其中理论课闭卷笔试成绩(占40%)。平时成绩以学生在授课时的考勤纪律、团队合作情况、信息收集能力、师生交流能力等这些方面由教师评估打分。2.自行设计调查问卷,从学生对课程知识体系掌握情况、学生实践能力提高、学习态度转变及课程讲授方法接收程度等多个方面,请学生匿名调查,向调查对象说明研究目的,数据用途、保证信息保密,请学生对此次课改作出主观评价,将结果进行统计分析。3.数据采用SPSS20.0直接录入,双人校对后进行分析,计算两组学生期末成绩,集中趋势用均数表示,离散趋势用极值描述;将定量资料进行转换区组,用卡方检验分析两组学生成绩分布状况和对此次教学改革过程的主观评价的差异,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通过对整个教学过程的考核得出学生结课成绩,课改组学生平均成绩76.78分,最高92分,最低65分;而对照组学生平均成绩70.02分,最高85分,最低60分。由图1所示,从两班学生成绩分布来看,课改组学生成绩分布优于对照组(c2=9.385,P=0.025)。2.通过问卷调查学生对此次教学改革过程的主观评价,与对照组的学生比较,课改组学生的学习氛围、团队合作能力、信息收集能力、探索研究精神、学习形式、推广价值、教学满意程度均有明显改观,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学生更多地是接收老师灌输的教学内容和知识,缺少主动学习的技巧和积极性,自学时抓不住重点,文献检索时多阅读参考二次文献,缺乏探究的能力,并且跟同学和老师的交流过少,通过本次《健康教育学》课程的教学实践,与我们之前的教学方法相比,教学效果有了明显的改进。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授课教师精心备课,结合真实案例、具体研究结果讲授整个知识理论体系,学生已基本掌握。之后在授课教师的引导下,结合理论知识,自行对本校学生所存在的主要健康问题进行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制定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计划,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并组织开展的一系列健康教育与促进活动,之后进行效果评价、学生撰写项目实施工作总结报告,进行成果展示。在整个的实践过程中,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活跃了学习氛围,使得团队合作能力、信息收集能力、探索研究精神都有了明显的提高,课改组学生对教学的满意程度达到91.7%,较对照组有明显提升,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之后,通过亲身体验将理论付诸实践,学生分小组进行课题设计,在此过程中需要自己检索大量的文献和参考资料,变被动地接收知识到主动的学习收集积累知识,灵活应用书本上所学的理论知识,分工协作充分沟通,使学生的学习态度有了积极的转变;提升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更扎实的掌握课堂所学理论知识。在实践后的总结部分,同学们撰写总结报告、师生座谈讨论,在此过程中锻炼了学生的分析比较、判断推理、抽象概括、综合思辨和自我表达的能力,多样的学习形式也比较受学生欢迎,教学效果达到了预期。此次的教学改革还有许多地方需要完善,针对预防专业的同学与各专业课程的衔接不够,实践活动设计时知识点覆盖不全面,有少部分基础较差的同学很难适应此种模式,缺少个性化教学的思考。教师也有问题需要改进,如何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如何加以正确的引导鼓励学生,如何客观公正地对学生的表现作出评价考核,如何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等。健康教育学虽然是现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作为医学和行为科学结合的边缘学科[4],仍然不能受到高等医学院校领导和学生的足够重视,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受到教育体制、课程设置、教学资源等条件的限制,在更多的医学专业本科教育中提高教师的队伍建设和教学方式方法改革仍十分必要。
[1]曾钊,刘娟.中央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16(32):5-20.
[2]陈秉中.在第十三届世界健康教育大会上的发言[J].中国健康教育,1989(1):13-14.
[3]郑振?,王宏.健康教育学(案例版)[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4:1.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SDS)于健康教育月活动前后,对456名学生焦虑分级法和抑郁分级法进行评定。焦虑分级标准:无焦虑<50分,轻度焦虑为50且<60分,中度以上焦虑60分;抑郁分级标准:无抑郁<50分,轻度抑郁为50且<60,中度以上抑郁60分。本校第二附属医院心理咨询医师和校心理专业教师针对医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月活动。即对观察组学生进行为期2个月的“恋爱的心理健康”、“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心理防御的措施”、“应急与心理健康”、“常见心理健康问题处理”和“寻求和利用社会支持”为内容等心理健康教育月活动,每周安排1次,每次2~4h。采用图片和视频等多媒体教学手段授课或讲座。授课过程中,讲授内容与问题解答形式相结合,教师和学生之间互动统一,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身心体验提出问题并在课堂上针对问题深入讨论,尽可能使学生充分理解教学内容,并把自己日常生活感受与课堂知识相融合。对照组学生不安排参加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月。
2.1干预前焦虑、抑郁状况456名大学生焦虑、抑郁的总检出率分别为10.42%、16.72%,评分分别为(38.688.54)、(40.2510.19)。轻度焦虑者18人(7.96%);中度以上焦虑者24人(10.62%);轻度抑郁者26人(11.50%);中度以上抑郁者18人(7.96%)。观察组与对照组间焦虑、抑郁评分差异不具有显著性。
2.2干预前、后两组学生SAS、SDS自身比较观察组干预后的焦虑和抑郁程度均较干预前有所降低(P<0.05);对照组干预后的焦虑和抑郁程度与干预前无显著差异。
2.3干预后两组学生SAS、SDS结果比较干预后观察组的焦虑、抑郁评分和两组学生干预后焦虑、抑郁不同水平的构成比2检验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
医学生抑郁状态和焦虑情绪的发生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医学生特点简称为“三高二低”,即成才欲望高,自我定位高,社会和家庭期望值高,但社会阅历低,心理承受能力低。他们面临当前严峻就业形势,在遇到学习压力大、生活适应能力差和情绪情感等问题时,极易产生心理落差和情绪波动,继而导致焦虑和抑郁。抑郁情绪带给医学生的个人学业、校园生活及对社会就业缺乏信心,也将影响其处理人际关系和医患关系。
本研究显示,医学生中焦虑、抑郁的总检出率分别为10.42%、16.72%。与许毅、张灏和叶晓云等人的研究结果相似。表明医学生焦虑、抑郁问题的状况亦应高度关注。之前,我校对医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是建立“校心理咨询室”,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患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个别心理咨询”,或每学期开展一次“团体心理辅导”等形式进行干预,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心理疾患问题的学生数量增加,单独室内咨询和个别干预的方式已满足不了医学生的需要,本研究采用心理健康教育月活动对医学生进行心理干预,以课堂教学结合讲座形式进行,以“问题讨论为中心”和“个人体验为主题”进行课堂讨论互动,个人心理问题与授课内容融合,使学生知识结构进一步优化,学生学会有效寻求和利用社会支持,提升自己对生活的信心。
2016年吉林省社会科学课题“高校图书馆服务社会教育的实践研究”(编号:省联1641-9)和2015年吉林医药学院校级教育教学研究课题“临床医学生信息处方教育模式研究”研究成果之一(编号:jy2015xy09)。
高校图书馆有为社会提供服务的义务。开展全面健康教育可以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和医学知识水平,提高全民族的健康素质。医学高校图书馆发挥医学资源优势,可以为社区的健康教育提供服务。本文在调查社区居民对健康信息需求的基础上,提出医学高校图书馆服务社区健康教育的几点策略。
当前是一个“社会医学化,医学社会化”的时代,人们对健康的认识不断加强,对医学知识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健康教育作为促进健康和防治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日益受到重视。作为拥有丰富医学资源的医学高校图书馆,应积极探索如何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对社区开展健康教育服务,为提高居民生命质量做出积极贡献,也为拓展自身发展空间,发挥社会化服务职能提供有效途径。医学高校图书馆服务社区健康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
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居民获取健康信息主要通过看电视广告,这与人们平常的生活习惯有关。居民平常放松心情的一个最主要途径是观看电视,电视播放的各种医药广告以及健康保健节目,在一定程度上增长了居民的医药信息知识。其次,通过上网获取健康信息,这与人们阅读方式的改变有关。随着网络的信息化、生活节奏的加快,更多的居民选择借助手机、平板等电子产品上网快速浏览,碎片化、快餐式化获取信息。调查也显示,各年龄段的居民均希望获取有关常见病、多发病预防和治疗方面的健康教育信息以及养生保健信息,可见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自己的身体健康,注重养生和保健,积极获取健康信息,提高生命质量。不同年龄段的健康信息需求又有所不同,如老年人倾向于各种慢性病、老年病、营养指导,而青壮年倾向于妇婴保健、计划生育、急救知识、心理咨询。其中心理咨询所占比例较重。目前社会压力越来越大,心理问题以作为社会中坚力量的青壮年居多,他们渴求得到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信息,用以正确疏导自己的不良心理情绪。因此,图书馆需要根据社区居民的不同信息需求,开展不同的健康教育活动。调查还显示,绝大多数社区居民主要希望图书馆可以为他们提供书刊外借服务,可见他们有很强的从图书馆获取健康信息的需求。其次希望图书馆开展健康知识讲座。也有部分社区居民希望免费利用图书馆电子资源。
第一,教育部2002年2月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第二十一条规定:“有条件的高校图书馆应尽可能向社会读者和社区读者开放。”可知,高校图书馆虽然主要职责是保障本校师生教学科研的需求,但是也要承担为社会服务的义务。医学高校图书馆馆藏丰富的医学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满足社区居民对防治疾病、健康保健等医学知识的需求,可以为社区提供健康教育服务。医学高校图书馆首先应对自己可以对社区服务的条件和能力进行评估,如现有医学资源的利用率和闲置率情况,哪些条件可以为社区服务,现有人力资源能否保障等。然后明确服务范围、服务宗旨,制定相应的制度以及切实可行且行之有效的措施。最后向社区逐步适度开放[2]。社区居民走进图书馆,通过阅读医学书刊,可以提高自身健康知识水平、自我保健意识和防治疾病的能力,保持和养成个人健康生活习惯,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增进健康,提高生命质量。但在开放过程中要注意几点:要科学合理地处理本校师生和社区居民服务的关系,既要不影响本校师生对资源的使用,避免出现抢资源的情况;又要确实保障校外服务,使社区居民真正共享高校图书馆的资源。还要引导居民遵守图书馆的规章制度,必要时签署遵守协议,以免居民的复杂性和弱约束性影响图书馆的正常工作秩序以及损坏图书馆设施、损坏或流失书刊。第二,医学高校图书馆馆藏医学资源主要是学术性书刊,科普读物较少。鉴于服务读者范围扩大,社区居民文化程度不同,阅读学术性书刊存在困难,所以图书馆在扩充文献资源时,可适当购进一些通俗易懂的医学科普书刊,一方面作为馆藏的一种辅助资源入藏,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满足社区居民的健康信息需求,让他们通过阅读书刊,了解更多的医学知识,提高自身的健康意识和防治疾病的能力。第三,社区居民进入高校图书馆,因不熟悉馆藏排架,查找图书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可开辟社区居民阅览专区,设置阅读推荐专架,选出浅显易懂科普类医学图书,进行各类主题的专题推荐以引导居民阅读。第四,有部分社区居民为文化层次较高的知识分子,图书馆可以对他们进行医学信息资源检索技能的培训,提高他们搜索捕捉医学健康信息资源的能力,提高健康信息素养。第五,图书馆可邀请健康信息专家以及医院专家,免费为居民开展一些高血压病、心脑血管、糖尿病等常见病、慢性病的卫生健康知识讲座以及健康防病知识讲座,进行面对面的健康宣教和健康咨询,满足居民对卫生健康知识的需求,提高居民健康素养。第六,当前,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人们在诸多压力之下难免在精神和心理方面出现问题。图书馆可发挥自身的医学资源优势,与学校心理学专家和心理学医生协作,挖掘图书馆心理学方面书刊,为居民开出心理健康处方。居民通过阅读心理健康书刊,舒缓情绪,放松身心,解决心理问题[3]。第七,信息处方是指由具有一定医学知识的人员,可以是医生,也可以是具有医学知识背景的图书馆馆员,为患者或其家属提供可靠的健康相关信息,或者健康信息获取的方法,从而让患者更好地理解疾患的基本情况,有效配合医生治疗,合理控制自己行为,以促进身体康复。图书馆可针对患者疾患对网络上的的健康保健信息收集、筛选、评估,建立特色资源库,利用网络工具RSS、邮箱、微信、微博等将特色资源推送给社区患者;也可收集整理医学网站,提供网站导航,推送给患者。第八,不同的社区居民,健康信息需求不同,医学高校图书馆还可以开展个性化健康信息服务。比如,针对妇女,多提供计划生育、怀孕、哺乳、妇科保健、乳腺保健、更年期、美容、儿童常见病的防治、儿童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等健康教育服务;针对老年人,多提供心脑血管类、糖尿病类等慢性病的保健及预防相关健康教育服务;针对残疾人,多提供医疗康复等健康教育服务;针对有科研需求者,提供信息检索、科技查新、文献传递等信息服务[4]。第九,图书馆可以将下架的上一年科普类医学过刊赠送给社区居民;也可以利用从网络上免费下载的医学视频资源进行整理归类,刻录成不同主题内容的光盘,赠予居民。
目前高校图书馆面向社区服务尚处于初步阶段,虽然高校图书馆有很多优势资源,且不能得到充分利用,高校周边社区居民获取资源又不易,近几年社会也呼吁高校图书馆为社区提供服务,但一直没有明显成效。说明当前存在很多制约因素,有很多问题值得去思考。如完善高校图书馆的立法问题、增加高校图书馆服务社区的经费和人力资源保障问题、社区居民利用电子资源的版权问题、高校图书馆加强与社区图书馆合作的问题,以及来自各个层面人员的观念转变问题。
[1]叶小娇,贺俊英,刘博影.医学院校图书馆参与社区卫生信息服务的探讨[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4,(3):139-141.
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在接受一个月的治疗后进行对比观察,其中,对照组控制较好的有6例,控制一般的有16例,控制较差的有10例,控制率为68.75%。观察组控制较好的有20例,控制一般的有10例,控制较差的有2例,控制率为93.75%,两组患者控制良好率比较,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
利用健康教育法对哮喘病患者讲解有关致使哮喘病发作的原因以及防治控制等方法,让哮喘病患者了解这方面的有关知识,减轻他们的痛苦。同时,向哮喘病患者讲解放松治疗方法,因为放松可以促进患者心率稳定,呼吸平稳,血压降低,减少神经系统的活动,从而促进药物在身体内的良好吸收及释放。目前,根据我国现有的医疗水平,哮喘病还不能完全根治,但哮喘病可以被控制和治疗,可以消除患者思想上的顾虑,但哮喘病的治疗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唯有合理地安排生活,听从医护人员的嘱托,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才能使病情不断好转。健康教育对哮喘病患者治疗要从根本上进行干预指导,例如,在平常生活中注意不要接触花粉、尘土等容易过敏的物质,不要过分接近宠物家畜,避免吸入刺激性气体。在饮食上要嘱咐哮喘病患者多食用清淡素食,多吃蔬菜水果易消化吸收的有营养食物,不暴饮暴食,不吃酸辣苦冷等刺激性食物。告诉患者要多喝水,防止便秘。要时常加强锻炼,根据自己的病情及爱好选择适合的运动,如慢跑游泳等。保持室内通畅,空气新鲜,注意气候温度的变化,适当地增添衣物等。使人自觉地改善生活习惯,行为习惯,潜移默化地从心里自觉地采纳健康的生活,减少哮喘疾病的发生,从而提高健康水平。
健康教育治疗法不仅缩短了哮喘病患者的住院时间,而且减少了患者的医疗费用,科学合理地治疗哮喘病,降低了病患者的复发率和并发症。同时,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实践治疗水平,进一步推进了对哮喘病的临床研究,升华了整个治疗哮喘疾病的护理模式。医护人员也要时刻与病人家属建立良好的关系,及时沟通交流,向他们讲解有关注意事项以及对哮喘病的介绍与防治,密切了解哮喘病患者的病情及心理发展。比如,哮喘病发病前会出现咳嗽、咽喉痒、流鼻涕、疲劳、呼吸困难等症状,若家属看到这些症状,要立即与医生取得联系,及时到医院就诊治疗。同时,要给予哮喘病患者关心和鼓励,帮助他们增强战胜疾病的决心与信心。健康教育在哮喘护理中的应用研究改变了人们对传统护理方法的治疗观念,提高了哮喘病临床治疗的护理质量,确保了健康教育对哮喘病治疗的有效护理,为哮喘病治愈成功率的提升做出了不可磨灭的突出贡献。因此,健康教育在哮喘护理中的应用研究是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的。
高血压患者可根据身体状况选择适当的有氧运动,如打太极、游泳等。有氧运动不但对于改善高血压有效,而且还能促进多余脂肪的代谢。患者需要量力而行,以不感到疲劳为度,保证安全,并长期坚持。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降低胆固醇的生成,还可以缓解紧张的情绪,保持心情舒畅。运动能增加食欲,促进肠胃蠕动,预防便秘,改善睡眠。
精神状态是影响血压的因素。外界的不良刺激长时间、强烈和反复的精神紧张刺激等,这些都能使血压升高。患者可通过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保持乐观向上、愉悦的心情,从而维持稳定的血压。
服用降压药是临床上治疗高血压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定期测量血压,维持血压的稳定,定时服用降压药。必须坚持长期服药,了解药物的作用及不良反应,在医生指导下并依据病情加以调整。
通过对26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患者对高血压病的防治知识有了全面的了解,92%的患者掌握了高血压病相关知识,84%的患者改变了原有的不良生活方式,焦虑、恐惧情绪得到控制,恢复了良好的心态,提高了自我调节的能力,没有发生心、脑、肾并发症,260例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有了明显提高。
近年来高血压的发病率逐年增高,为临床上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高血压发病面广、患病率高,常引起患者心、脑、肾等脏器的并发症,严重危害着人类的健康。健康教育是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病的基础和前提,其效果直接影响患者健康信念模式。通过健康教育,使患者知道药物治疗与非药物治疗的重要性。因此,要从生活方式、药物的使用、精神等方面对高血压患者做好健康教育,控制不断上升的患病率,预防和控制并发症,帮助患者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高血压病的防治工作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对于医务工作者来说,要积极开展高血压卫生宣教及治疗保健工作,做好指导,让人们了解高血压病的防治知识,如高血压的发病原因、治疗方法等,从而减少高血压病的发病率及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1)认知护理。护理人员应主动向患者及其亲属陈述与狂犬病暴露症相关的知识及预防的重要性,让狂犬病暴露者能够正确认识到免疫接种的重要性,当出现狂犬病暴露症状时,应到正规医院及预防门诊进行处置,并接种适宜的狂犬疫苗,同时注射适量的免疫球蛋白,以起到预防狂犬病的作用。
(2)心理疏导。当狂犬病暴露者就诊时,护理人员应主动询问患者受伤情况,同时给予患者语言上的关心和鼓励,及时回答患者提出的疑惑,同时告知患者狂犬病暴露处置的重要性,以消除患者不良心理情绪,提高患者治疗信心,积极配合护理人员的暴露处置工作。
(3)分散注意力。护理人员在帮患者处理伤口或者注射狂犬疫苗时,可以与患者进行交谈,以达到消除患者恐惧心理,分散注意力,缓解疼痛的效果。
(1)儿童群体。由于儿童常常与猫或狗等宠物玩耍,容易被猫或狗抓伤和咬伤,大大增加了狂犬病暴露发生率。同时由于儿童对狂犬病防护知识了解甚少,被猫或狗抓伤或咬伤后,未能及时告知家属,也未对伤口进行有效处置和及时接种疫苗和免疫蛋白。因此,要求护理人员要加大宣传力度,应叮嘱家长或者监护人要看护好孩子,禁止与猫或狗等宠物睡觉,不要随便触碰野猫或者野狗,同时告知儿童被猫狗咬伤的危害性,被猫或狗抓伤或咬伤,要及时告知家长,并及时到正规医院及预防门诊进行处置治疗,以降低狂犬病的发病率。
(2)喂养群体。我县是一个少数民族地区,有养狗的风俗,必须加大对猫狗喂养者的教育和宣传力度,使喂养者能够掌握狂犬病病毒的传播路径、狂犬病发作症状、狂犬病预防方法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叮嘱喂养者必须对自家喂养的猫狗进行严格看管,并严格遵守政府预防接种要求,定期到正规部门接种疫苗,并取得相关的家犬免疫合格证。猫狗都应圈养,以避免其误伤他人。不可让猫狗等动物舌舔伤口或者粘膜,以避免伤口受到感染。当衣物被猫狗等动物的唾液污染后,必须及时消毒,以避免病毒的传播。当被猫狗等宠物咬伤后,不可存在侥幸心理,要及时对伤口进行处理,并接种狂犬疫苗。
(3)孕妇群体。临床研究表明,狂犬病发病后死亡率为100%,是一种致死性疾病,即使在妊娠期或者哺乳期仍然可以接种狂犬疫苗。同时临床研究发现,若孕妇接种正规的狂犬疫苗,并不会对胎儿健康造成影响。首先,若孕妇接种的狂犬疫苗属于灭活性的病毒疫苗,能够避免灭活性病毒进入到胎盘屏障,不会对胎儿生长发育及健康造成影响。其次,临床研究尚未发现孕妇在接种狂犬疫苗后出现早产、胎儿畸形或者流产等现象。
(4)免疫接种。护理人员必须告知狂犬病暴露症患者狂犬疫苗接种的重要性,在对伤口进行有效处置后,应及时接种狂犬疫苗。同时在免疫接种期间,护理人员应告知患者疫苗接种的时间,并确保患者要按时、按量、全程接种疫苗,禁止出现中断接种疫苗的现象。在疫苗接种期间,护理人员应告知患者在疫苗接种后可能会出现头晕、硬结、红肿、肌注肢体酸痛不适等症状,但通过后期可缓解,以消除患者不良情绪。疫苗接种期间,不可进食冰冷、辛辣等食物,禁止喝酒、喝茶,注意劳逸结合。
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随机教育方式介绍糖尿病常规的疾病知识及医院的相关规章制度。实验组由责任护士对患者采取一对一交流的形式,了解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情况,按照统一制订好的糖尿病健康教育路径的时间和内容要求,结合患者的个人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宣教。护士长进行定期的检查评价。
1.1入院当天,介绍病区环境、病房设施使用、作息制度和探视制度、就餐时间,责任医生、责任护士、科主任、护士长的姓名,讲解有关制度的内容,给患者发放糖尿病健康教育路径表并讲解相关内容。
1.4心理教育:心理疏导是提高患者心理功能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认识到糖尿病是一种终身性的慢性疾病,需要终身治疗。老年糖尿病患者应积极调整心态,正确面对。由于对疾病的认识不足,使得老年糖尿病患者常常心存焦虑。护士要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尊重患者,取得患者的信任,把糖尿病的基本知识传授给患者和其家属,帮助其调整心态,做好终身服药和治疗的心理准备。
2.饮食的教育(入院第2日)让患者了解饮食治疗的重要性和饮食的原则。指导患者饮食应遵循清淡、易消化、蛋白适量的个体化原则。合理调整饮食中的三大营养比例,增加食用纤维,限制钠、脂肪摄入量,维持理想体重。摄入适量的优质蛋白,如蛋类、牛肉等,摄入适量的谷物(如全麦)、大米、豆类、蔬菜,不吃纯糖和含糖量较高的水果。
3.运动的教育(入院第3~4日)着重介绍运动的目的、运动前准备、运动的形式、强度和持续时间、注意事项等。对老年糖尿病患者最适宜的是有规律的、持续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走、太极拳等。老年糖尿病患者应根据自己身体情况制订合理计划,循序渐进,坚持运动,以无疲劳感为宜;以运动后感觉身体发热、略感疲劳稍做休息后便可恢复为宜;每次运动时间30~40分钟,每星期至少3次;饭后1小时开始运动为宜,切记空腹时不做运动,避免低血糖的发生。
4.用药教育(入院第5~6日)介绍使用药物的目的,各种药物的作用、使用方法、常见的不良反应及处理方法、用药注意事项等。如磺脲类、格列奈类胰岛素促泌素的不良反应主要是低血糖,服药后会出现心慌、饥饿、出汗症状,甚至出现意识障碍,有时会出现皮疹等过敏反应和肝肾功能损害。护理人员必须熟练掌握各类降糖药的作用、用法、常用剂量和注意事项,才能教会老年糖尿病患者正确的用药方法。如注射胰岛素的部位、时间及用药反应的观察,发生低血糖时如何处理等。此外,护理人员还要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尿糖、尿量和体重等指标进行动态观察,对药物的疗效进行评价,督促患者要按时进餐和用药。
5.并发症防治教育(入院第7日)介绍并发症的防治措施,皮肤要保持清洁,避免受伤,防止皮肤感染;做好足部护理,避免受伤和感染;每日清洁口腔,预防口腔炎发生;做好鼻腔、呼吸道护理,防止呼吸道感染;保持会清洁,防止泌尿道感染。老年糖尿病患者要预防心血管并发症,定期监测动态心电图变化、血压等,如有不适及时报告医生进行处理。
6.出院前3日,介绍血糖、血酮、尿糖的自我监测方法。出院当天,嘱咐患者出院后按时复诊,遵循饮食原则及用药的注意事项。
7.根据糖尿病饮食、运动、治疗等方面知识,设计10道问卷测试题,采取口头问答方式,出院前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测试,得分在90分以上为优秀,80~90为良好,60~80分为中等,60分以下为差。对出院的患者发放自行设计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调查表,发出120张,收回120张。
1.实施健康教育路径,提高健康教育质量健康教育路径的实施,具有计划性、针对性、专科性,符合临床健康教育的实际要求。健康教育前,对患者及家属接受健康教育的需求及接受能力的正确评估,因人施教,增加护患沟通的机会,促进良好护患关系的建立,满足了患者的心理支持需求,有利于提高健康教育效果和患者的满意度,提高护理质量。
2.实施健康教育路径,提高患者认知和自我管理能力,有效控制血糖。健康教育是一项有目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有评价的教育活动。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的防治信息有着广泛的需求。健康教育路径的实施,满足患者对疾病的相关知识的需求,充分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使患者自觉地采用有利于健康的行为,以改善和维护健康。
3.应用健康教育路径,提高了护士的综合素质。健康教育路径以严格的时间框架作为指导,使护理人员对教育内容具有预见性,同时也是学习的课程表,促使其为达到预期目标,不断丰富多学科知识,主动学习健康教育的沟通技巧,提高教育效果。
对糖尿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路径进行健康教育,效果比采用传统教育方法明显要好;同时,实施健康教育路径的实验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比采用传统教育方法的对照组高;健康教育路径是护患沟通的良好方式。
1.1健康教育方法对实验组实施系统健康教育,采用方法有:讲授法、咨询法、口头书本教育等教育形式。教育内容一是讲解结核病患者营养不良的原因;蛋白质对人体的作用;什么是高蛋白饮食;哪些食物富含蛋白质的食物。二是尽力维护和改善患者食欲,根据患者口味调配膳食,合理搭配,少量多餐,改善就餐环境。三是纠正不良饮食习惯,针对部分患者偏食的现象,制定措施,使之按需进食。
1.2观察指标①体格检查:由专人测量患者身高、体重。②生化指标:血浆白蛋白(ALB)及全血Hb。③营养知识测评:设计营养知识问卷对患者的营养知识进行测评,测评卷面设置为100分。
1.3营养评估评估方法采用白蛋白测定来评价营养状况,其参考值35-45g/L,测量值30-35g/L为轻度营养不良,21-30g/L为中度营养不良,小于21g/L为重度营养不良。
3.1结核病是一种营养不良相关性疾病,即使在富裕的西方社会,营养不良的严重性也与结核病密切相关。结核病患者由于胃肠功能紊乱、食欲减退导致营养物质摄入减少,造成合成代谢降低;同时结核杆菌利用机体蛋白用于自身代谢,菌体物质引起机体反复发生低热、盗汗、消瘦等消耗性改变,机体分解代谢增加,病程越长其营养状况越差。因此,在使用抗结核药物正规化疗的同时,加强营养辅助治疗,有利于减少发病率、降低死亡率,提高治愈率。通过对本组27例结核病患者实施营养健康教育,即增加了患者的营养知识,又改善了患者的营养状况。
3.2对结核病患者的营养教育是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建立新型护患关系的重要环节。护理人员在进行临床护理过程中,应注重营养知识的宣传,不失时机地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及家属的营养认知水平,改善其营养行为。同时提高护理人员的营养知识水平,增强接受患者、家属咨询的能力,有效指导患者住院期间的合理饮食,满足患者的营养需求。
3.3营养教育应有针对性。根据不同年龄段、文化程度、活动水平、经济状况等指定相应的健康教育方法、宣传内容和强度,指导和帮助患者摄取合理的饮食。除生理、病理的因素外,心理、社会文化因素常成为影响患者进餐的主要因素,护士应及时了解患者心理因素对饮食状态的影响,善于调整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创造良好的进餐环境和气氛。为不能进食和进食困难的患者提供有效的营养治疗,补充白蛋白可直接提高机体蛋白质水平,减少蛋白质分解,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使患者的营养状况得到改善,缩短住院时间。
3.4营养教育有利于促进和提高护理人员的营养知识水平。95%患者的营养教育来源于医护人员。通过营养健康教育,使患者掌握与疾病和药物有关的膳食和营养知识,改变不良的饮食行为及习惯,树立正确饮食观。教育中应尽可能遵循个体化、个性化、食物具体量化等原则,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生理状况、病程及用药等及时调整。营养教育不仅能提高患者的营养知识水平,改变其对营养的态度、行为,也可促进和提高护理人员的营养知识水平,从而进一步影响患者的行为。
结果表明:系统的营养健康教育能提高结核病患者的营养知识,掌握膳食原则,改善不良的饮食习惯,从而达到改善营养不良的目的,是改善营养不良的基本手段之一。
选取我院内分泌科和综合内科2009年1月-2012年5月第一诊断为2型糖尿病的住院患者695例,其中男367例,女328例;年龄25~90岁,平均65岁;病程1个月~30年。合并高血压443例(63.74%),高脂血症352例(50.64%),肥胖166例(23.89%);入选患者均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
1.2.1调查工具与内容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问卷调查。SAS焦虑自评量表共20条目:①我觉得比平常容易紧张和着急(焦虑);②我无缘无故地感到害怕(害怕);③我容易心里烦乱或觉得惊恐(惊恐);④我觉得我可能将要发疯(发疯感)等,涉及躯体疼痛、乏力、心悸、头昏、呼吸困难、胃痛或消化不良、睡眠障碍的感觉与症状。SDS抑郁自评量表也为20条目:①我觉得闷闷不乐,情绪低沉;②我觉得一天之中早晨最好;③我一阵阵地哭出来或是想哭;④我晚上睡眠不好等,涉及感觉和体征反应是否异样的问题。两种量表每1条均有4个选项,代表不同的分值:A没有或很少时间(过去1周内,出现这类情况的时间1d);B小部分时间(过去1周内,1~2d出现这类情况);C相当多时间(过去1周内,3~4d出现这类情况);D绝大部分或全部时间(过去1周内,5~7d出现这类情况)。
1.2.2调查方式与评分标准患者入院确诊为2型糖尿病后,由专科医师告知本研究负责人或糖尿病教育专科护士,专科护士针对两个量表上的条目逐条询问测评,患者自行选择每一条目的答案,整个回答过程专科护士必须在场指导,以保证问卷质量。最后由专科护士进行记录,统计分数。结果按l~4级评分,1级:无抑郁/焦虑,0~39分;2级轻度抑郁/焦虑,40~47分;3级中度抑郁/焦虑,48~55分;4级重度抑郁/焦虑56分以上。问卷回收后针对患者存在的焦虑或抑郁状况由糖尿病教育专科护士进行健康教育,所有入组患者于出院当天由专科护士进行第2次焦虑、抑郁自评,以评估其健康教育的效果及作用。调查期间共发放问卷750份,全部回收,其中有效问卷695份。
每周一、四下午由糖尿病健康教育专科护士召集焦虑、抑郁患者在健康教育室统一进行讲解。通过自我介绍和相关讲解取得患者的信任,交流中认真倾听患者的忧虑和痛苦,并针对性的进行疏导。讲解糖尿病虽无特效疗法,但只要严格控制饮食,遵照医嘱按时服药、生活规律、戒烟戒酒,讲究个人卫生,预防各种感染,病情就会得到控制。从而使患者增强对康复的信心,消除疑虑与担忧,改变不良情绪,缓解由于心理压力引起的生长素、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大量分泌,以利于病情的控制。同时鼓励患者之间进行经验交流,让病程长的患者教育或帮助病程短的患者。②指导患者及家属正确进行血糖、尿糖监测和记录,合理饮食及运动治疗,指导患者正确使用口服降糖药物以及胰岛素,包括用药剂量、用药时间和次数。首次使用胰岛素的患者多存在顾虑,认为胰岛素会“成瘾”产生依赖,或存在严重不良反应而拒绝使用胰岛素。针对此类问题,邀请糖尿病专科医生或该领域专家每周进行专题授课,并现场回答患者提问。同时可让正在使用胰岛素的患者进行现身说法,以消除其疑虑,明白使用胰岛素的必要性,并指导他们如何识别和应付可能出现的低血糖。鼓励患者进行规律运动,运动过程中积极参加小区的各种活动,多与社会接触。同时发放糖尿病健康教育手册,让患者自行或在家人帮助下阅读。
让患者在安静的环境中,采取放松的坐位或卧位,做3次深呼吸,呼吸5~7s/次,然后按护士指导程序行肌肉“收缩-放松”对照练习,肌肉收缩5~10s/次,放松30~40s/次,练习20~30min/次,1次/d。其程序为双手、双臂、头颈部、肩部、胸部、腹部、大腿、小腿、脚部。患者学会后要求其每天在午餐及治疗完成后自行训练。对焦虑患者采用音乐治疗,动员患者餐后到健康教育室听音乐,30min/次,2次/d。以刺激于大脑右半球,致垂体释放内啡肽等中枢神经递质,产生欣快感。对丧失活动能力的患者由健康教育专科护士在床边单独指导。
应用SPSS15.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率的比较使用2检验,以P值<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本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16.376.23)d。入院时诊断为焦虑者的156例(22.45%),抑郁者79例(11.37%)。经治疗及健康教育后,出院时焦虑患者102例(14.68%),与入院时比较,焦虑患者明显减少(P<0.05),见表1。抑郁患者66例(9.50%),较入院时稍有减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果表明,695例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中22.45%存在焦虑,11.37%存在抑郁,进行健康教育后焦虑患者较入院时明显减少(P<0.05),这与一半以上患者均为轻度焦虑,且该部分患者对健康教育的依从性较高,治疗效果最好,从而使焦虑状况得到明显改善有关;但对重度焦虑患者治疗效果不明显。对于抑郁患者,尽管部分轻度抑郁患者状态有所改变,但与入院时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能与样本量较少及疗程较短有关。对于中至重度抑郁患者,健康教育发挥的作用较小,研究结果提示对于重度焦虑、中至重度抑郁的患者应建议患者到专业的心理卫生机构进行心理咨询及药物治疗。吴小和等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焦虑障碍发生率为32.76%,抑郁障碍发生率为22.41%。美国糖尿病患者30.20%存在轻到重度焦虑,而22.40%存在轻到重度抑郁。Wu等的研究显示,2型糖尿病患者焦虑和抑郁发生率分别为27.00%和12.60%,加强患者的社会支持能够改善其焦虑、抑郁状态。糖尿病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的发生均与糖尿病教育的缺乏有关,而糖尿病患者的心理问题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都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合并有焦虑、抑郁的患者治疗依从性差,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lc)、血糖达标时间均高于无焦虑和抑郁的糖尿病患者。
鲁萍研究发现,通过系统心理护理2~3周后,患者的抑郁、焦虑症状得到明显的缓解,空腹血糖、HbAlc水平有明显下降,系统心理护理对糖尿病心理障碍患者的干预效果很好。而孙玉霞等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中不同程度抑郁占65.30%,这可能与其研究对象病程长,并发症多有关。表明糖尿病患者随着病程的延长,抑郁症的发病率会逐渐增高。糖尿病的治疗需要个体化,糖尿病患者的心理问题也应针对不同对象的状况及特征进行个体化的心理干预,必要时给予药物及心理咨询治疗。这也可能是健康教育对轻、中度焦虑患者明显有效,而对抑郁患者疗效不明显的原因。
综上,住院糖尿病患者存在焦虑和抑郁状态较常见,但经过治疗和合理的健康教育可改善部分患者的焦虑状态,有条件的医院可常规开展糖尿病心理方面的教育。但对抑郁患者则效果不明显,其原因可能是患者治疗时间不够,或健康教育方法需要改进,同时也需要更大样本量的研究,建议中重度抑郁及重度焦虑的患者首先进行心理专科治疗,必要时予药物治疗。
1.1健康教育的主要方法两组患者在入院以后均给予常规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另外积极开展具体系统的健康教育,主要方式是采取群体讲座或者一对一的口头讲解等方式。此外,还在病室内合适位置放置健康教育的阅读材料,并自行印制一部分健康教育的宣传册,内容主要包括:心脑血管病的发病危险因素、主要预防措施及生活中的预防和治疗,每册都印有医院心血管科的联系方式,住院患者每人一册,以传授为主,并且结和患者在住院期间的日常生活状况,进行具体的分析和解答。
1.2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首先是对患者进行初步的护理评估,并开始加强对患者疾病知识的宣传教育,以提高患者对于疾病的了解程度。护理人员要想方设法解除患者的心理顾虑,增加患者的治疗信心。对患者进行生活上的照顾和指导,实行科学营养,以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科室护理人员应当再和患者的接触交流中,及时地调整和修改护理方案。健康教育的时间应当持续到患者出院后,并且要做好患者的出院指导和随访工作。
1.3治疗效果评价由主管护士针对患者进行常规的身体检查,并通过动态心电图和心电监护仪等对患者进行持续的监护等,以观察护理的效果。
1.4统计学方法本研究全部数据运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通过有针对性地健康教育护理,实验组患者的死亡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6%和42%,要明显低于对照组的患者(分别为20%和76%),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1健康教育做为心肌梗死患者的整体护理内容非常的重要。心肌梗死患者通常存在有窒息感和心前区疼痛以及憋闷等多种症状的发生,这样能引起患者在身体以及生理等功能紊乱以及心理上的障碍。所以,做好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工作,从而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让患者不被动的来接受护理和治疗,而是主动的来参与治疗,掌握心肌梗死方面的相关知识以及对疾病的认知就显得尤重要。这就要求护理人员通过对患者来进行科学性健康教育,使患者能够主动积极的来配合治疗和护理,从而顺利地度过危险期,并有效地降低死亡率。
3.2在预防并发症方面,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病发初期,经常会出现心律失常以及心衰等并发症现象,引起这些并发症的主要原因,大多与患者的情绪波动或者用力排便以及进餐过饱等有关。若让患者接受健康方面的有关教育,就会让患者多了解如过多加重心脏的负担等因素,帮助其保持着乐观向上和平静的心态,不能过于饱餐,还要避免有便秘现象等,这样才能有效地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3.3护理人员应当指导患者早期的活动,譬如告知患者在患病期过多翻身或者坐起等,都会增加消耗患者的氧量,并激活肾素,出现血管紧张素系统等,从而会诱发或者加重心肌重塑以及加重患者的心律失常,造成心衰等许多并发症的发生。但是如果患者在恢复期时,护理人员安排患者多做些适当的运动,有效地来减轻患者心脏的负荷,就可以有效地减少耗氧量,提高恢复的速度。
医学院校的大学生会面临比其他专业学生更加严重的心理压力,为此需要进行充分的心理健康教育才能保证学生的健康发展。因此,教师需要了解目前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并采取合适的解决措施。
解决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是保证学生发展的基础,所以国家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一直都非常重视。国内多数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建设都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xbet体育,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相比过去有了大幅度的提升。但是,对于医学专业的学生而言,心理健康问题要比其他专业学生更加严重和复杂[1]。医学专业比较特殊,学生的职业有更强的定向性,所以学生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导致医学院校的学生会面临更大的压力,这也导致医学专业学生更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同时,医生必须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心理才能够胜任工作,因此医学院校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也要比其他专业有更高的要求,才能够保证学生未来的健康发展。
医生是一个十分特殊的职业,工作的责任很大,而且需要面临巨大的风险,所以医生不仅需要过硬的技术,同时也要具有足够强的心理素质,才能够保证有正确的工作态度,给病人带来更好的医疗服务。而且,和其他专业相比,医学院校的专业程度更高,学生的课业任务非常重,不仅需要学量的理论知识,也需要经过系统的临床训练,保证自己可以获得足够的临床技能[2]。在整个培养过程中,不仅需要让学生从技能上成为医生,也需要从心理上成为医生,让学生逐渐转变角色,才能够成为一个合格的医疗工作者。为了让学生获得良好的教育,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对于医生而言,必须要保证心理上的成熟,才能够对病人的问题做出准确的判断,并且行医的过程中始终要保持理性,客观地分析病情。同时,医学院校学生的心理问题也成了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学校必须要予以足够的重视,才能够保证医学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让学生具备足够高的道德素质,以正确的心态对待病人。
医学院校需要给社会培养技术精湛的医务人员,学生未来在工作岗位上要从事医疗服务,而且还需要同时进行医学科研相关的工作。为此,医学专业都会有很多专业性很强的课程,学习科目繁多,学生需要掌握大量的医学理论。同时,由于医疗岗位是一种特殊的岗位,服务对象也十分特殊,在专业课程种类繁多的情况下,还需要做好理论知识和实践工作的结合,所以医学院校的学生还需要掌握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知识,并且要不断培养自己和病人交谈的能力、应急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观察能力这方面和医疗服务相关的能力,并且也需要保证自身具备极强的自学能力和科研能力[3]。所以,医学院校学生的学习压力比其他专业学生的学习压力更大。和其他专业学生的培养不同,国内的医学院校本科教育都是五年制,而且对于医学教育的要求也非常高,学生会有很大的学业压力,这就导致学生在考试压力上远远高于其他专业的学生。为了满足学习的需要,学生需要花费更长的时间用在学习上,导致他们没有足够的时间参与调整身心的相关活动。在比其他专业学生需要多付出一年学习时间的情况下,医学院校的学生在心理上很容易出现问题。
医学院校的专业设置都比较单一,通常都只有医学专业及与医学专业相近的专业,和其他的综合型学校的专业设置很不相同[4]。在综合性大学中,学生能够和本专业之外的学生交流,这样学生就能够获得不同的思考方式和不同的学习角度。对于医学院校而言,学生接触到的教师和同学都是和医学相关的,这就导致他们所讨论的话题也都是医学相关的内容。虽然学生可能会获得很多的朋友,但是从人际关系结构而言,依然是十分单一和狭隘的。随着课业的繁重,学生需要把更多的时间投入学习,而且医学专业的课程是环环相扣的,任何一个课程都不能松懈。很多医学院校的期末考试都需要持续一个月左右,足见医学院校学习任务的繁重。这种巨大的压力很容易影响到学生的人际关系上,首先,学生巨大的压力会导致他们容易情绪失控,更容易由于矛盾和冲突导致学生的人际关系受到破坏;其次,学习压力也会让学生在学习成绩下降的时候产生人际关系的畏惧感,对于维持人际关系十分不利。在经过几年的学习之后,学生之间的差距就会体现出来,这种差异会使有些学生出现一些不好的情绪,同学之间的关系也会变得紧张,人际关系会变得不和谐。而且,不良的情绪也非常容易导致学生出现心理问题,对学生良好性格的形成也会产生严重的影响。
学习医学的学生需要认真严谨地对待每一项工作,所以学生通常都会有比较认真的做事态度。但是,这也导致学生很容易就会发现自身的不足,如学习能力不够、动手能力不强等,有的学生会因为出身和家庭情况对自身的未来更加担忧,无论是先天的情况,还是出身的情况,都很容易造成学生产生一定的自卑心理,甚至使其否定自己[5]。所以很多学生会认为自己不可能获得良好的成绩,或者由于家境的问题导致他们存在人际交往的负担。还有的学生正好相反,由于成绩很好或家境优渥,导致学生的自我意识非常强烈,尤其是在医学专业这种课业压力比较大的情况下,在取得了成绩之后,学生更会以自我为中心,只是追求自我利益,而忽略了别人的感受。这种情况下,就会引起其他人的反感,不利于学生的长期发展。医学院校的学生在自身前途问题上也会十分关注,尤其是在医学院校毕业生数量增多的情况下,他们会意识到自己在职业竞争上的压力。为了提升医院的医疗水平,多数医院都对医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需要具备更高的学历层次和技能才能够在未来进入医疗岗位。但是,农村和偏远地区却面临着医疗人员不足的问题,这些地区的医疗岗位也是学生未来可能工作的地方。对任何人而言,都希望能够进入水平比较高的三甲医院,并不愿意去落后的偏远山区。所以,学生的就业压力也会非常大。和其他专业不同,医学院校学生很难转行,相比理工类不同专业的通用性来说,医学院校学生能够获得的转行机会很少。因此,就业给学生带来的压力往往其他专业更加严重。
医学院校有四、五年制的大学生,也有七、八年制的学生,为了构建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就要结合医学院校自身的情况,根据不同层次、不同年级、不同个体的心理特点和需求,确定心理教育的目标,保证医学院校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教师应结合医学院校大学生的特点,设置如下目标:第一,使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第二,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品质;第三,增强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第四,给予学生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学生摆脱心理障碍。教师应针对不同的目标建立心理辅导策略,而且心理辅导不能半途而废,而是要让学生始终保持良好的心态。
为了建立完善的教学体系,除了目标的明确之外,也需要保证教学的内容、过程、方式、评估和教学管理同样完整。在构建教学体系的过程中,就需要教师结合学生在不同年级的特点开展教学。比如,在大一的时候给学生讲解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大二、大三以情绪管理和自我认知为主,大四、大五时主要针对就业和面试心理进行讲授,并且对学生进行行为测试和训练。这样做的原因是大一的学生往往在心理上更加阳光向上,对心理辅导的需求并不是太高,所以要用理论知识让学生形成心理健康的观念[6]。在学生进入大二以后,由于比较清楚医学的就业方向狭窄,并且专业难度的提升让学生面临着一些学习上的挫折,导致学生的心理问题开始爆发,在这个阶段开展自我认知等教育,可以教给学生调整自我的方法,并且解决当前的问题。进入大四、大五之后,学生面临就业问题,学校需要帮助学生调整心态,让学生的求职更加顺利。
为了保证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心理问题,对于存在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学校要重点帮助,必须要建立专门的心理咨询室,给医学院校学生提供免费的心理咨询服务。服务的方式包括传统的现场咨询服务和电话咨询,也需要促进网络平台的建设,做好网络的咨询。心理咨询室要有沙盘室、宣泄室、放松室等,保证对学生进行专业的干预性治疗。此外,医学院校各个年级还要积极开拓新媒体平台,以“心理导航”工作室为依托,通过年级微博、微信公众号及QQ群等网络平台,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宣传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帮助学生增加心理弹性,坦然面对学业压力和情感困惑,合理规划大学生活,主动制定成人成才目标。由于学习过程中压力很大,医学院校的学生很容易陷入突然的心理危机当中,所以学校要专门构建干预体系,通过建立领导小组,保证师生之间的配合,尤其要做好信息反馈队伍的建设,从而能够提早发现学生的心理危机。总之,医学院校的学生在心理上往往会有比其他专业学生更加严重的问题,为此医学院校需要做好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设,并且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采取差异化帮助。在对学生心理进行调整的同时,也需要改变学生的思想,给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
[1]马婷婷,杨凯,吴皓达.基于积极心理学构建大学生健康教育新模式[J].江苏科技信息,2015(20):20-21.
[2]刘倩,张燕.医学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改革过程评价的探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5(8):29-30.
[3]蒋玉莲.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初探[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4):42-45.
[4]岑雅影,王碧怡,蔡美燕.医学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改革过程评价的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8(17):68-69.
[5]吕梁,陶英,陈智强.医学院辅导员在学生心理教育中的作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7(48):178-179.
医学院作为向社会输送优质医务人才的重要场所,应当注重对学生的全面培养,以此满足行业、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心理健康问题是当前医学院学生存在的比较严重的问题,心理健康教育是解决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有效手段之一,在新形势下,医学院应当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的改革,构建起新的、符合行业发展以及学生发展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医学院学生存在心理健康问题,这是不可回避的事实。近年来,随着高校毕业生数量的不断增多,市场竞争越来越积累,医学院的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逐渐受到社会的广泛重视。从当前医学院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情况来看,存在的问题比较多,如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不足、心理健康教育配套机制缺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复杂多样等,这些问题的存在都严重影响了心理健康教育质量的进一步提升。
必须承认的是,医学院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虽然教学观念已经发生了比较明显的转变,但是仍旧容易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比如,医学院在进行学生教育的时候,往往更加重视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培养往往缺乏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因为缺乏有效的教育疏导,越积越深,对健康成长产生了十分消极的作用。
从发当前医学院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来看,一些医学院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比较重视,但是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时候,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一般都被视为公共课程,很少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单独列出来进行。并且,心理健康教育比较单一,缺少相应的实践活动,导致理论和实践缺乏联系,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通常都不是非常的理想。
相关研究显示,医学院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多于普通高校的学生,并且心理健康问题类型逐渐多样化。比如,有的医学院学生存在抑郁心理,有的医学院学生承受的压力比较大,有的医学院学生对待学学习和事物的惹事存在偏激,这样心理健康问题其严重程度逐渐增加,给医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医学院是为社会输送优质医学人才的重要场所,培养一个全面、健康、优秀的医学专业学生,是医院学的责任和义务。考虑到医学院学生学习成长的过程中,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而这些问题的存在,学生自身的健康发展造成了严重的消极影响。为此,必须要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重视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改革,注重对改革过程的评价。接下来,笔者将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对医学院学生心理健康改革过程的评价进行探讨。
教学目标的明确与否,会直接影响到教学的顺利开展,从而影响教学的质量。医学院要想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进行改革,必须要从教学目标出发,首先对教学目标进行改革。医学院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总体目标应当在进行适当地改变,传统单纯地解决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教学目标应当调整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必须承认的是,我国现阶段医学院的心理健康教育体制并不是十分完善,这在教学目标方面表现得尤为明显,因而教学目标的明确,使得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出现不同程度的偏差。因此,医学院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时候,应当在教学观念上做出相应的改变,树立起现代化的心理健康教育观念,确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目标时应当注重发掘大部分正常医学生的内在潜能,帮助医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在面对压力的时候能够积极地承受。
教学目标会影响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应当根据教学目标而设定。以往,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时候,医学院在内容上比较单一,往往只注重短期内的效果,为了进一步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必须要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进行改革。在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革的时候,医学院应当对传统的侧重当下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的教学内容进行改革,既要注重学生当下心里健康问题的解决,又要注重学生的长远发展。在设置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时,应当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全面地调查和分析,针对学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教学内容的选择。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要涉及基本的心理健康理论、心理疏导的技巧、学生内容在潜能的激发等。在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革的时候,不同年级的医学生要进行不同的心理健康教育,以此丰富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体系,并建立起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平台,为医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补充。
教学方法的实施,会对教学质量的产生很大的影响,医学院针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也不例外。医学院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仍旧容易受到传统教学方法的束缚,到教学的效率不高,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不够顺畅,加强教学方法的改革显得非常必要。与此同时,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已经不再满足当前医学院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要求,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已经成为了医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不可逆转的趋势。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应当以学生为中心,将学生视为课堂的主体,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得学生更好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增强课堂教学的互动性,打造“灵动课堂”。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当积极做好理论同实践相结合,通过情境教学、合作教学、角色扮演的手段开展教学,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和机会去实践,以此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的价值观,提升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成就感。
医学院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对教学的评价不够重视,往往在课程结束时容易忽视教学评价。考虑到教学评价能够为之后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反馈,吸取教学的经验和教训,并在之后的教学过程中努力改进。如此一来,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就更容易得到提升。医学院心理健康教育的时候,对教学的评价,应当是全面的、多方面的,而不能局限在一两个方面,否则将无法起到应有的作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既要有对学生心理健康理论知识的考查,又要有对学生心理问题解决情况的考查,还要有对学生未来发展期望的考查,多角度、多层面的考查,有利于学生积极性地激发,也有利于改善学生的健康心态,从而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总而言之,医学院学生存在心理健康问题是客观存在的,是不容忽视的。心理健康问题的存在,会对医学院学生的健康发展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医学院应当积极地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来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健康问题,在不断的教育过程中,注重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以及教学评价的改革,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
[1]刘倩,张燕.医学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改革过程评价的探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5,(8):29.
[2]张燕,梁慧敏,王焕.医学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改革效果评价[J].中国学校卫生,2014,(11):1663.
当前,伴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现代化水平的日益提高,大学生在学习、情感、就业、社会交往等诸多方面所遭遇的压力和冲击亦越来越大,其在价值取向、心理活动及心理健康方面都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和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而医学生作为一个相对特殊的社会群体,因其心理发展具有较为明显的职业定向特征,使其不仅要面对繁重的课业及考试压力,还要面临就业与医疗环境的挑战。因此,正确认识和分析新时代高校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积极思考和采取相应的对策或措施,对于提升医学生心理健康素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当前医学生生活在一个经济快速发展和海量信息充斥的时代,饱受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使其内心空虚缺乏信仰、价值观念现实、追求物质享受、功利倾向明显。(2)自尊心和惰性心理较强、言行易受情绪感染、情感脆弱及抗挫折能力较弱。(3)习惯于“以自我为中心”和标新立异的生活,怀有强烈的被关注欲和自我表现欲,使其自我意识强烈、情感丰富而偏激、情绪多变、热情开放与沉默孤独并存及独立自主能力较差。(4)个性鲜明、求知欲强及个人发展目标预期高,因思想发展不完善和社会经验缺乏,使其独立自主而又相互依赖,面对社会生活压力的应对方式较单一,心理抗压能力较差。(5)独立自信、个人主义浓厚和成就动机强,缺乏计划性,惰性较强,团队合作意识较弱及人际关系淡漠。
1.1心理健康教育整体理念相对落后、缺乏实效性。在一些医学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从学校管理到学生辅导工作均未能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与实质,且心理健康教育大多是依靠学生部门或思政部门、心理健康中心开展工作,无法从根本上落实提高学生生活与学习效率及满意度、培养积极而良好的个性及增强自我保健意识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任务[1]。目前,大多数高校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人员由心理学教师、学工干部、思政辅导员等组成,由于师资人员配备不足、专业化程度较低及从业资格和岗位能力不对等[2],使这支队伍普遍缺乏必要的心理学及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面对大学生出现的心理困惑、心理障碍、心理疾病等,不仅无法解决实际问题,甚至会加重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其所诱发疾病的病情。
1.2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适用范围存在局限性。高校往往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定位在心理问题咨询和心理疾病治疗,局限于对已出现明显人格缺陷和或心理疾病的学生给予心理救助或心理咨询,并为此投入较多时间、精力和财力,而对大学生常态化的心理素质和心理调整技能训练则较为忽略[3]。此现象实际是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缩小和功能的弱化。心理健康教育应包括心理测试(智商、个性、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测试)、心理咨询(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症等障碍性问题;环境适应、人际交往、职业生涯等发展性问题;困惑、焦虑、冲突等生活性问题)、人际交往和情绪调控等心理素质和技能训练等内容[4-5]。
1.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师资缺乏、教学体系不完善。由于我国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间较短,使高校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的专业人员不是学生辅导员就是思政教师兼职。另外,由于专业师资人员配备不够,兼职师资人员培训不力,使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师资严重缺乏且专业化程度较低,直接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效。尽管许多高校已基本开设心理健康课程,但仍存在尚未将其以必修课形式纳入教学体系、缺乏教学实践、对学生个性化需求关注较少以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与课程目标相脱离等不完善之处[6]。
1.4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式方法尚未完善。由于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同,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和方法亦不相同。当前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普遍存在心理健康辅导较笼统及辅导手段单一的问题。其主要表现在:一是部分高校虽已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部门,但大都不实用;二是心理健康教育针对性不强,使有心理辅导需求的学生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三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手段过于单一,心理健康教育辅导难以做到位;四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及方式基本与本校学生实际情况脱节;五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停留在消极性(补救性)目标层次上,而不是积极性(发展性)目标。
1.5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置不科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不仅需要侧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还要兼顾团体心理训练与辅导,是一门集知识性、时代性、实践性和实效性为一体的课程。其目标是为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意识与积极心理品质、增强抗挫折能力、提高心理素质及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但目前尚存在一些不足:一是课程设置较少,覆盖面窄,需要科学调整;二是课程教学工作多由非专业教师担任,课程内容及教学活动较随意、缺乏针对性,急需转变教学理念;三是大学生对课程教学的满意度和期望值与现实教学效果及方法之间仍存在较大差距[7],亟待优化课程教学模式和方法。
高校要鼓励大学生主动维护自身心理健康,积极参与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医学高等院校应清楚地认识到,新时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卫生知识与技能的教学,让医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养成正确的心理卫生习惯,增强抗挫折能力,进而培养医学生良好、健康的心理品质与健全的人格并促使其健康成长。同时,应采取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其他课程相融合、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程及建立互联网心理咨询平台等方式,使课堂教育体系和课外实践教育体系有机结合起来,以此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新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主要包括3个层次:防治大学生心理疾病并促进其拥有健康的心理状态,辅导大学生深化自我认识、完善心理调节且更好地适应社会、提升整体素质,让其能够拥有更好的发展前景、主动适应社会。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及心理咨询与辅导既要针对部分存在心理异常或心理问题的大学生,又要面向心理健康的全体大学生。医学高等院校应在充分关注存在心理异常或心理问题大学生的同时,坚持发展和理论联系实际为主的原则,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全方位、多角度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充分开发大学生心理潜能,完善大学生人格并促进其全面发展。新时代关注社会转型背景下医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积极、有效做好医学院1xbet体育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对促进医学生健康成长及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医学院校必须结合实际情况构建大学生四级心理健康教育组织体系(学校工作领导小组、院系专职师资队伍、兼职辅导员队伍及班级心理委员)[8],重点建立一支专业化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其次,加强对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和兼职辅导员教学方法、咨询技巧和团体培训技能等的培训,并实行执业资格准入制度。再次,医学院校需构建和完善集教学目标、内容、方式、过程、效果评估及教学管理等于一体的教学体系,确定教学目标及其内容、改革创新教学方式,以确保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体系的完整性和实效性。新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点,应从过去对心理疾病的诊疗转变为对心理疾病的预防和提高全体学生心理素质上。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医学生心理素质的有效途径[9]。医学院校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改革创新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及方法:一是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课程体系与教学计划,根据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目标来编写教材、学习指导用书及开展科学研究,使心理健康教育更具有力度和温度;二是构建丰富的课堂教学内容,并使其具有“四要”特点:要体现积极心理理念、要以大学生的实际需求为主、要培养大学生分析和解决心理健康问题的能力及要注重学科交叉且使教学更具成效;三是构建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且需体现“五个结合”:教师启发与学生主动探究相结合、教师引导与学生自身体验相结合、课内理论学习与课外实践活动相结合、课堂教学与心理咨询相结合及传统讲授与网络媒体综合运用(如慕课)相结合。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学生系统掌握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的有效途径,其不仅是全面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手段,还是心理危机干预中重要的自助方式。医学院校应充分认识到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必要性及重要性,使其设置既科学又合理。首先应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定位从预防性目标转为预防性和发展性相统一的目标,且内容需要体现知识、情感和能力相统一;其次应依据不同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和多样性发展需求来确定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再次,要不断改进和转变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评价内容及方式,且需要遵循两个基础:以学生对心理学知识理解和掌握程度为基础及采用定量(理论知识)分析与定性(实践能力)分析相结合的方式为基础[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