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医患关系的影响下,医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受到广泛重视,心理健康教师必须要制定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制度,创新教学方式,逐渐提升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其后续发展奠定基础。
目前,我国医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存在较多不足之处,教师无法根据当前医患关系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导致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越发严重。第一,缺乏医患关系分析体系。在我国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教师还没有全面分析医患关系现状,无法通过良好的教育方式引导学生了解医患关系类型,难以提升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效率。目前,我国医患关系矛盾较为突出,部分医护人员经常会受到恶意伤害与攻击,导致医学生受到心理伤害,如果教师不能予以医学生正确的引导,将会影响医学生的就业积极性,甚至导致医学生选择其他行业[1]。第二,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式滞后。部分高校在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还没有制定完善的教学制度,未能利用积极的教育方式开展教学工作,导致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质量不高[2]。同时,教师不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及其教学方式的创新,导致医学生的医患沟通知识欠缺,难以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医学生心理素质的提升受到严重影响。第三,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单一。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是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而通常情况下,院校只会设置医学专业和近医专业等专业方面的教学内容,这使得医学生所讨论的话题,以及其视野都存在局限性。基于此,在进行医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时,教师较为重视医学生由于专业方面引起的心理健康问题,往往会忽视医学生在人际交往等其他方面的心理健康问题。另外,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过程中,教师选用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也缺乏针对性,使得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难以取得实效。
在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制定完善的教学制度,逐渐创新教学方式,为医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进而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水平与质量。具体教学措施包括以下几点。
高校心理教师必须要重视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通过对医患关系的分析,加强心理健康与医患关系的教育效果,实现对学生的有效引导,关注医学生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培训。在医学生掌握专业知识与先进技能的情况下,高校需要配置心理健康教育人才与基础设施,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医患关系教育相结合,引导医学生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3]。
在医学生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创新教学方式,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进而提升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质量。在此期间,教师应该将学生作为教学中心,利用情境互动教学方式、小组合作教学方式与角色扮演教学方式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学生对医患关系的态度,保证医学生在入职之后可以正确维护医患关系,进而提升医学生心理健康教学效率,增强高校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效果[4]。
高校心理健康教师必须根据医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结合当前医患关系的实际情况,丰富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在此期间,高校心理健康教师必须要在原有的心理健康知识的基础上,增加职业素养、人文素养与情商教育等内容,这样可以有效保障医学生的心理健康教学质量,还有助于医学生有效处理医患关系。同时,医学生心理健康教师需要引导医学生学会调节自身的心理状况,提升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进而达到预期的心理健康教育目的。
高校心理健康教师必须要根据医患关系的实际情况,对医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一方面有效提升医学生的心理接受能力,培养学生的心理调适能力,另一方面能够增强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效果。
[2]尚爻,李爽,王明滨,等.医学生视角下医患关系的现状和对策分析[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5(3):383-385.
自从我国各大高校推行扩大招生规模政策后,迈入高校门槛的学生数量越来越多,与此同时,高校贫困生问题十分突出,尤其是高校医学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很多高校医学贫困生所占有的社会资源并不多,经常顶着很大压力来进行学业,巨大的压力影响着医学学生学习的情绪,甚至出现了很多心理问题。所以,深入了解高校医学贫困生的心理问题,对其针对性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了新时代一大重要任务。
高校医学贫困生在长时间处于贫困环境中,很多都是来于落后农村的,每年都需要承担过重的学费与生活费,经常都是靠社会资助与亲友帮忙等渠道来维持。学校中有很多家境富裕学生表现出来的优越感,无形之中刺激了高校医学贫困生,使其心理失衡。所以,在承受巨大经济压力后,很容易出现心理自卑,封闭自我,进而造成如下心理问题:1.焦虑感。焦虑通常表现为丧失学习自信心、损伤自尊心等而带来的焦虑、不安的情绪状态。高校医学贫困生因为自身家庭经济十分困难,存在着巨大的思想压力,经常处于情绪低落状态中。他们有的因为自身家中收入低而焦虑学费和生活费;有的担心家里年迈多病的父母发生意外;有的担心因为自己在校学习成绩不理想,愧对父母拿着血汗钱而出现焦虑。因为长期处于焦虑中很容易影响着医学贫困生日常心理活动,造成出现心理疾病,进而影响其正常的进行生活和学习。2.自我封闭。处于大学阶段的青年人,正处于爱交朋友的时期,但很多贫困生不愿意与他人交往,经常封闭自我。其实在他们内心深处是非常希望得到老师和朋友的认可,并处理好人际关系的。但我们看到的却是医学贫困生经常以逃避、的态度来拒绝参与各种社交活动,将自我完全封闭。追溯根本,还是贫困生内心太敏感,太在于周围的生活环境,所以,很多贫困生都刻意与他人保持距离,他们怕被人瞧不起,怕被人知道自己是贫困生。他们通常担心同学不能正确理解自己而进行封闭自我,这种封闭自我的方式不但不利于自身成长,而且也影响着自我心理健康发展。此外,我们也需要明确意识到贫困生这种自我封闭方式也在无言抗拒学校内的“高消费”。当前,学校中生生之间聚在一起通常需要一些物质消费,这笔消费对于贫困生而言无疑是一笔很大的经济负担,对此,他们只好逃避。在行动上拒绝与其他学生交流,这种“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方式不但限制了他们自身个性的发展,并且也会引发很多人际关系问题,对于他们健康成长而言是百害无一利的。3.强烈的自卑感。自卑是一种十分消极的自我评价,是自己有些瞧不起自己。自卑感通常来源于自身心理上消极暗示。每个人都有自尊,高校医学贫困生正是因为具有高文化、高素养,所以他们的自尊心更强,他们以“人穷志不穷”作为人生格言,而经济上的不足是他们最想逃避的事情。医学贫困生因为自身物质生活的不充裕,使他们从迈入学校门槛后就感觉到一种天生不公平的心理感觉,这样也在无形中为他们带来了很大的精神压力,同时,自卑感也会油然而生,贫困生内心特别敏感、多疑,内心有很多道障碍,对于他人有着很强的戒备心。经常以为别人议论他、嘲笑他,自尊心特别容易受到伤害。4.挫败感。随着当前大学生就业压力越发加大,在大学阶段中通过考证、考研等渠道来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已经成为广大学生普遍选择之路。而这些都需要一定经济基础,贫困生若是想要获得同等机会,就要比其他人付出更多。同时,医学贫困生渴望薪资待遇高,这样就能够贴补家用,而自身整体能力还相对较弱、就业市场风气不良等问题,这些都会让贫困大学生出现心理挫败感。
其一,与普通高等院校对比,医学院校学费要高出很多,贫困生的学费、生活费以及住宿费等费用通常都是父母贷款或者节约家庭开支而来,虽然当前各大医学院校推行“奖、贷、勤、助、减、免”等措施来资助医学贫困,但不健全的资助体系,使很多贫困生学习与生活中缺乏可靠的、稳定的经济保障,他们一般需要奔波于巨额的生活费与学费中。同时,医学院课程相对而言很多,学生面临着较重的学业,在经济压力与学业压力下,他们经常出现恐惧、焦虑等问题。其二,贫困的认知方式有问题。经济贫困导致贫困生出现严重的心理压力,而多年教育教学下,很多高校只以学生学业成绩为准,只以教育他们如何学习好,而忽略了培养学生心理素质,如何正确调节自我、战胜困难等,这些问题都缺少关注。其三,医学贫困生很多都是来自偏远农村地区,在城镇中,他们生活经历并不丰富,甚至很单一,他们能够共享的学习资源也并不多,人际交往能力、英语能力以及计算机能力等都不能与城市学生相对比,这些差距很容易让贫困生出现自卑心理,进而造成很多心理健康问题。
1.构建积极的帮扶理念。学生工作者需要主动与医学贫困生共同解决贫困问题,转变贫困生的认知,他们并不是被同情的对象,而是整个医学院中重要的一份子。转变医学贫困生不健康的思维方式,引导他们主动探索新时代生活方式,培养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医学贫困生获得谋生知识技能后,需要强化对其开展生命教育,让他们明确意识到人生与工作的意义,确保帮扶活动落实到实处。想要达到这一目的,就需要以辅导员为主的学生队伍从以人为本理念入手,关注实现贫困生的人生价值。在与贫困生平日交往过程中,在不知不觉中引领其正确认知贫困。2.多方位进行经济资助。高等医学院贫困生面临的心理问题,究其根本就是家庭经济困难带来的。所以,想要对贫困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就需要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各大医学院需要结合具体情况来针对性采用方法,帮助贫困医学生解决面临的困难。如开设一条专门针对于贫困生的“绿色通道”,加大力度扩大奖学金覆盖面,动员社会积极参与其中,构建形式多样的保障基金,探索专门用于贫困生的奖学金与助学金,成立专门的勤工俭学办公室,专门管理贫困生工作,健全相关机制。使学分制能够成为一种灵活的、多样的学习方式,对于贫困生允许他们中途休学来参与勤工俭学,以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在帮助贫困学生中完善激励机制,从整体上扩大奖学金管理制度,提高贷款数量,为减轻贫困生心理负担,促进高校顺利开展医学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3.真正关心贫困生实际生活。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以此来开发医学贫困生各种能力,但前提是免费的,进而来提高贫困生的发展能力。高校鼓励贫困生打造自身团队,主动发挥自我管理与教育能力。在支持这些团队中,以关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为主。同时,高校医学辅导员需要积极参与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中,主动深入贫困生日常学习与生活,帮助他们解决遇到的问题,引导贫困生能够在真实的医疗环境中,提高社会责任感,以此来不断加强综合素养,学会自我完善与自我发展,为成为一名心理健全、具有经济理性的现代医学人员而不断努力。4.加强教育引导。高等医学院要注重引导非贫困生教育,使学生之间要做到换位思考,互相包容。努力让贫困生融入于群体中,形成良好的、健康的学校环境,使他们日后能够自信的、积极的走入社会中。唯有引导贫困生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以及人生观,引导贫困生主动战胜心理问题,才能够使他们真正意识到贫穷并不是一件可耻的事情,不去改变贫穷的自己才是可耻的。唯有贫困生勇于树立自立、自尊的意识,艰苦奋斗,学好专业知识,就一定可以转变贫穷的状况。
总而言之,高等医学院贫困心理健康教育水平确实需要提高。导致贫困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因素有很多,在对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中,需要多方面、深入的进行。若只是注重心理教育的进行,而不注重其结果,则其效果也是可想而知的。所以,在医学院里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不能只借助心理咨询机构一方面的努力,而需要高校、家庭、社会以及贫困生自身的努力。在构建健全的资助体系后,营造和谐的、积极向上的校园气氛,才能够引导医学贫困生正确看待贫困,主动转变贫困的现状。唯有这样,才能够真正促进高校医学贫困生的心理健康。
[1]周琳.提升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8,(31):47-48.
[2]徐国平.新时期高校贫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推进路径研究[J].才智,2018,(12):69.
[3]管钰.高等学校贫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践探究[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8,(03):145-146.
健康教育学以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为研究对象,是医学与行为学科相结合的边缘学科,贯穿于现代医学各学科的实践中。健康教育学课程的开设旨在帮助健康教育者面对不同层次背景的对象,选择有效的健康教育方式,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活动,促使个体改变不健康的行为方式与生活习惯,同时提高疾病管理技能。健康教育在疾病管理中的重要性日益显现,已成为提升全民健康素养、增进国民健康的重要手段。随着当前对健康教育人才需求的不断增加,对课程教学的关注也日渐提高。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健康教育学课程开设情况的相关文献,对比国内外课程的发展历史、师资力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并分析发达国家健康教育学课程教学中值得借鉴之处,旨在为进一步完善国内健康教育学课程教学提供建议。
发达国家的健康教育理论和实践发展起步较早,“健康教育”一词在20世纪70年代就出现于加拿大的公共卫生文献,作为预防医学重要组成部分的健康教育在全球迅速发展,学科体系逐步形成。此后,健康行为理论的兴起推动了西方健康教育学科的进一步发展。在西方各国中,加拿大被公认为国际社会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倡导者,加拿大政府于1974年发表里程碑式的政策性宣言——《加拿大健康新展望》,是西方国家政府第1次以官方文件的形式提出“健康促进”作为国家战略。1979年,多伦多大学创建加拿大首个健康促进专科学位。20世纪90年代,西方健康教育学的发展进入快速发展阶段。1991年,美国的126所医学院校中有65%专门为学生讲授个体患者的健康教育技能,有74%向学生提供社区健康促进课程[1]。德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注重以行为为导向的健康教育学,重在提高学生的自主性和课堂的时效性[2]。日本是亚洲地区较发达的国家,1991年,大阪大学健康体育部教授大河内寿一就曾指出开设健康教育学课程的必要性[3]。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初在医学院校开始创立健康教育专业。1991年,天津师范大学开设了专业大专班,之后上海、江苏、北京、广东等地也相继开设健康教育学课程,当时健康教育学课程主要开设于卫生学校等专科学校。华西医科大学、北京医科大学、同济医科大学等高等学府相继创办了健康教育的专科学习,开展了健康教育专业队伍建设[4]。1993年,健康教育学曾作为“预防医学类”、“预防医学专业”下的一个专业方向进行设置。2002年原国家卫生部教材办公室将健康教育学列入规划教材编写计划,2004年,第1版《健康教育学》出版。近年来,随着疾病谱的改变,慢性病发病率显著增加,健康教育作为慢病管理的重要手段,重要性也日益提升。“十一五”期间,国家各部委出台了《全国健康教育专业机构工作法案》等相关政策,提出“让每位医生不仅仅是治疗者更是健康促进者、保护者”的目标,开启了健康教育学的快速发展阶段。2016年10月25日,中央、国务院印发《“2030健康中国”规划纲要》,提出“健全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体系”,健康教育作为慢病管理的重要手段被提升到战略高度。2020年6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更是首次以法律的形式明确了健康教育的重要地位,提出要“加强健康教育工作及其专业人才培养”,“医疗卫生人员在提供医疗卫生服务时,应当对患者开展健康教育”。目前,大部分医学院校都开设了健康教育课程。总体而言,历经30多年,健康教育学在我国不断发展,实现了办学层次提高、授课对象扩大、理论性增强和教学手段优化。
国内外医学院校主要针对护理专业、预防医学、临床医学等医学及相关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开设该课程。此外还有一些综合性高校还对体育教育学专业开设本课程。随着健康教育对象和功能的扩大,以及基层对健康教育专业人员需求的增加,有健康教育专业知识学习需求的人群也日益扩大,除医护人员、公共卫生人员外,还包括营养师和社工志愿者等健康教育从业人员;人员从业岗位包括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和健康管理机构等。这些接受过健康教育学课程专业培养的人才服务于相应岗位,不仅有利于从整体上改善我国专业健康教育队伍的薄弱状况,而且对医疗卫生事业与社会的协调发展起到切实推动作用。
总体而言,国外健康教育学课程专理论、重实践。健康教育以行为科学为理论基础,如知信行模型、健康理念模型、阶段变化理论等。这些理论于20世纪70年代起源于西方,对健康教育学科发展起到重要影响1xbet体育,因此国外在教学中特别强调行为科学理论及其模型的应用。其次,由于国外医疗卫生体制的特点,教学注重面向社区和基层,如新加坡尤其重视实习期间的社区健康教育[5]。此外,各国的健康教育课程设置结合地方特点各有特色:日本由于历史原因和老龄化严重,有专门的核辐射后遗症防治教育和老年康复护理专业教育;全球范围内,根据疾病发展特点,艾滋病、慢性病和心理疾病的健康教育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国内健康教育学课程的教学内容正逐步优化。主要发展趋势体现在加强现代健康教育理论与健康相关行为改变理论和模型的教学,突出现代健康传播方法和新媒体在健康教育领域运用成果的教学,并且更注重对学生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
国外健康教育学课堂教学注重以学生为主体,除理论教学外,强调课堂实践。新加坡多采用翻转课堂的形式,即教师在课前给学生大量的学习资料,经过学生自己的分析和理解后,在课堂上进行讨论、交流[5]。德国的教学以行动为导向,教师给学生提供信息并提出问题;学生在得到信息后要自主思考、分析问题,再最终得出结论[2]。日本还经常采用颇受师生好评的角色扮演法,学生们组成4~5人的小组,通过扮演患者、医生、家属等角色在模拟情景中真实体验健康教育学的学习成果[6]。很多国家临床医学院的学生也会在高年级的临床实践中深入康复医院、社区医院对重点人群开展健康教育。我国的健康教育学课程的教学,过去以传统的课堂讲授为主,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单一,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缺少实践,导致许多学生学习后仍不具备开展健康教育活动的能力。20世纪末,随着我国的健康教育学科迅猛发展,学校开始注重教学方法的改革。目前,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角色扮演法等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教学方法逐渐运用在课堂之中,实践教学作为理论教学的补充也日益受到重视。首都医科大学运用整合式教学法,结合案例教学、情景教学、课外实践等手段,发掘学生的思维潜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7];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开展项目教学法,在课堂中导入项目情景、落实项目任务,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8];上海中医药大学与上海市健康促进中心联合,开展情景模拟教学,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健康教育实践,加强学生健康教育实践技能的培养[9]。
发达国家健康教育学发展时间久远,设置了专业学位,学历教育体系完备,培养了许多专业的健康教育师资力量。如美国有200多所大学或学院设有授予健康教育学士学位的健康教育系,有22所大学和公共卫生学校设有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的健康教育系[10]。我国健康教育学目前尚未设置独立专业,在专业人才培养方面缺乏专业性。师资力量主要由具备经验的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卫生管理学等专业人员构成。这些教师虽然实践经验丰富,但许多并不是健康教育专业出身,理论功底略显不足,因此,专业师资建设任重道远。
西方国家政府重视健康教育,学科发展的社会基础好。以加拿大为例,早在19世纪80年代,加拿大政府就开始以传统媒体为媒介,开展以传播卫生信息为主的健康教育。1969年,《医疗保健法案》(MedicalCareAct)首次以立法的形式,提出了通过健康促进和疾病预防,提高人群健康水平,降低卫生费用支出的目标[11]。1974年,加拿大政府发表了《加拿大健康新展望》,这是西方国家政府首次以官方文件的形式倡导大力推进“健康促进”作为提供公众健康的重要策略,健康教育被广泛应用于公共卫生领域[11]。在政府的积极推动下,1986年第一届国际健康促进大会在渥太华召开,发表《渥太华》,标志着健康促进理论体系正式建立。健康教育学在西方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政府政策的支持和保障。
西方国家建立了严格的健康教育从业者准入制度,这一制度对于学科发展具有重要的助推作用。在美国,只有通过CHES(CertifiedHealthEducationSpecialist)资格认证的专业人员才能从事健康教育工作。在加拿大,要想成为专业的糖尿病健康教育者,必须经过加拿大糖尿病教育认证委员会考试认证,并且每满5年要进行资格的重新认定[12]。一方面,严格的专业认证制度保证了健康教育从业者的专业素质;另一方面,这种准入制度也推动了专业教育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与职业准入的衔接,能够提升教学质量。
健康教育事业在国外的大力发展离不开大批专业人才在这一领域的理论推广和实践传播。回溯到国外的人才培养理念和方法,相较于国内,更多以学生为中心,运用参与式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部分医学院校会特别注重临床见习中面向社区的健康教育,强调实践能力的培养。正是这样的人才培养方式,造就了既具备一定理论水平又具备开展健康教育实践能力的传播者和推广者,推进了健康教育在国外的蓬勃发展。
目前,各高校主要把健康教育学作为预防医学专业、护理学等专业的专业必修课或选修课。但随着慢性病患病率的提高,健康教育作为慢病管理的有效手段,已经成为广大医学生面对患者的必备技能。同时,随着基层健康教育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对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增加,医学人才培养体系面临着新的挑战。因此,建议医学院校增加课程教学对象的覆盖面,可以将健康教育学作为通识课程开设,使更多的学生能够系统学习健康教育理论与技能。
健康教育是一项有组织、有计划、有评价的专业活动,健康教育者除了需要具备医学专业知识和技能,还需具备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传播学、行为科学等多方面的知识及良好的沟通能力。我国目前从事健康教育工作的人员很多没有接受过健康教育理论与技能的专业学习或培训,这将限制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上述问题的解决可以通过:①建立健康教育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和培训体系,促进人员队伍的专业化发展;②吸纳志愿者等社会力量,通过培训使其具备专业知识,承担健康教育工作;③未来在各方面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尝试建立准入制度,提高从业人员专业素质,推动专业教育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与职业准入的衔接。
在当前大学课堂要打造“金课”的时代潮流下,我们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通过慕课、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建设虚拟教学平台等手段来实现课堂现代化。既可以使课程学习不再局限于课堂,鼓励学习者利用碎片化时间开展线上、线下交互学习;又能够扩大课程的辐射面,使得教学对象不仅局限于在校学生,满足临床医护人员、健康管理机构从业人员、社工志愿者等的学习需求。
各高校在健康教育学的教学实践中可以通过教学改革,结合学科优势和教学特长进行大胆创新。如上海中医药大学开设的健康教育学课程可以结合中医药在“治未病”、养生保健、临床治疗、康复等方面的独特优势,将健康行为改变理论与中医健康干预手段相结合,展示中医药开展健康教育取得的实际成果,同时实现弘扬中医药文化自信的目的。
[2]李晓玲.行为导向德国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J].教育发展研究,2002(11):109-111.
[6]森忠三,西尾利,尹旻.日本医学院校医学概论课程实施情况调查[J].国外医学(医学教育分册),1997(1):19-20.
[7]曹洪涛,崔小波整合式教学方法在《健康教育学》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西北医学教育,2008,16(2):279-281.
[8]樊宏,吉华萍,陆慧,等.项目教学法在医学院校健康教育学教学中的应用[J].基础医学教育,2014,16(1):21-23.
[9]汤晶晶,施榕,周典,等.基于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健康教育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上海预防医学,2018,30(10):820-823.
新时代,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和关心教育工作的社会工作者都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学生实现全面发展、成长成才的重要基础。大学生是我国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大学生的素质决定了我国在国际文化软实力竞争中所扮演的角色,只有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其社会实践能力,使其德、智、体、美、劳得到全面发展,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在我国未来的国际竞争中展现其真正实力。为了保证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效开展,中央、国务院和教育部先后颁布《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意见》等旨在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相关政策文件。高等医学院校的医科学生是区别于一般大学生的特殊群体。首先,医科学生的培养模式与培养目标使他们成为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医科学生的专业技术性强,课程体系设置复杂,这使他们的学习压力比一般大学生都大。医科学生不仅要学习深厚的医学理论知识,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他们还必须掌握坚实的实践技能;他们不仅要在课堂上学习医学基础知识,还要在临床的实操中掌握精湛的专业技能。课堂理论学习和临床实践训练的要求使医科学生面临更为繁重的学习压力和课时负担。其次,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对医学人才的要求使得医科学生成为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当今社会需要的是复合型医学人才,这样的医学人才不仅需要能治病救人、救死扶伤、医术精湛,能解决患者的身体问题,而且自身的心理素质要好,能够解决患者的心理健康问题。这就要求医务工作者本身必须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和良好的心理状态。医科学生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接班人和医疗卫生系统的后备军,医科学生在大学阶段就必须重视和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医科学生在平时的课堂学习和临床实践中,不仅要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实践技能的训练,还要注重自身心理健康的培养。新时代,医科学生应具备一定的适应能力和自我认知能力,能够适应社会和学校环境的变化,能够对自己有清晰的认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市场竞争愈加残酷,医科学生面临着繁重的学习压力、就业压力、社会压力,有的医科学生产生了严重的心理问题。新时期,需要高度重视医科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针对存在的问题,要多途径寻求应对策略,切实解决医科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确保医科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谐发展。需要对医科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现状进行抽样问卷调查,这样才能为医科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为促进医科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有效策略。
新时代,为深入、全面了解与研究医学院校医科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状况,在2019年3月至2019年6月期间,笔者对重庆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的本科生采取分层抽样的方式进行了问卷调查与访谈,本次调查问卷共发放300份,收回问卷300份,其中有效问卷265份。此次调查的学生分布为:2015级25人,2016级46人,2017级98人,2018级131人。通过对问卷进行系统归纳、整理与分析,在收回的265份有效问卷中,受访者中男生105人,占受访学生的40%,女生160人,占受访学生的60%;受访学生是农村户口的共计85人,占受访学生总数的32%,受访学生为城市户口的共计180人,占受访学生总数的68%。笔者通过问卷调查与访谈后发现,医科学生普遍存在心理健康教育不足或缺失的现象,新时代医学院校的医科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医科学生适应能力和抗挫折能力较差。在新时代,大学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发了巨大的变化,很多高等医学院校的医科学生不能适应大学生活,特别是医科学生。由于专业的特殊性,面对技术含量高的医学专业,很多医科学生无法适应高强度的学习和繁重的学习任务,因此心理恐慌、精神紧张焦虑。很多学生是异地求学,变化了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让他们无法适应,面对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他们感到恐惧与焦虑,因无法找到自己的位置而感到孤独、无助,时间长了就会变得故步自封,最终导致大学生活的失败。加之很多医科学生长时间专注于自己的专业学习,不愿意与别人交流,不愿意与别人分享快乐与痛苦,也很少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因此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存在一些障碍。更严重的是,由于长时间的自我封闭、自我约束,医科学生对身边的人产生了信任危机,缺少团队合作意识,这严重阻碍了自己的身心健康,影响了自身克服困难、经受考验、承受挫折能力的培养[1]。(二)医科学生学医信念不坚定医科学生学医信念不坚定,缺乏自信心。首先,医科学生从进入大学之后,由于专业的严谨性和严肃性,很多学生没有机会参与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这导致他们感受不到大学生活的乐趣,这让他们对大学能带给人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和对救死扶伤的医学精神产生了质疑,部分医科学生还出现了自我怀疑、自我否定的严重心理健康问题。其次,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使他们对未来缺乏自信,认为未来的一切都是不确定的,残酷的现实和迷茫的未来动摇了他们学医的信念,尤其是从农村走出来的医科学生对学医的价值和前景产生了担心和忧虑,对未知的将来更是没有自信。心理素质较差的医科学生因此选择自我放弃,逃避现实的大学生活,沉溺在虚拟的网络世界,荒废学业。(三)医科学生人文素养缺乏医科学生人文素养缺乏,心理发展失衡。对重庆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的学生进行抽样调查后发现,很多学生会因家庭经济条件差而感到自卑,容易拿自己的条件去与别人比较,这样会使他们产生消极的心理暗示,虚荣心增强,克服困难、经受考验、承受挫折的能力减弱。这类学生很容易变得不愿与人沟通交流,缺乏克服自身困难的勇气和能力,心理发展严重不平衡,最终走向极端。面对专业性和技术性很强的医学学科,大多数医科学生没有时间和精力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修养水平,学校在这方面也没有给予相应的重视。而作为当代大学生,人文素养和思想政治修养水平跟不上时展的需要,在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方面就会所有失范,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教育也就无法真正落到实处。部分医科学生认为,只要学好医术,能治病救人就行了,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和自身的人文素养不予以重视[3]。实践证明,人文素养的缺失会导致个人自私自利、不顾社会和集体的利益,严重影响医科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新时代大学生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修养水平和人文素养,才能在学习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远大理想。(四)医科学生易受社会舆论和媒体导向的影响产生心理焦虑。如今频繁出现的医患矛盾纠纷,导致医生和患者之间出现了严重的信任危机,加之社会舆论和媒体导向的压力,很多立志将来毕业后从医的医科学生产生了心理焦虑和心理恐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医保体系不断完善,人们的维权意识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偶发的医疗事故被媒体放大必然成为社会话题的焦点。很多医科学生还没有毕业就非常担心在以后的工作中会遇到类似的事件,甚至还有的医科学生认为解决不好医患矛盾会威胁到自己的生命安全。在校的医科学生会因不能学好精湛的医术而担心,为在以后的工作岗位上可能出现的医疗事故常感到恐惧与苦闷。可见,医患矛盾引起的社会舆论对医科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增加了医学院校医科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难度[4]。
(一)高等医学院校医科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观念不强。高等医学院校医科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观念不强,主要是缺乏心理健康的自我教育,不注重人际关系的交往,以自我为中心,不能及时发现心理疾病,不能采取有效预防措施,从而增加心理压力,影响身心的健康发展。对医科学生而言,心理健康自我教育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环节,医科学生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增强心理健康教育意识,积极主动地加强自我心理健康教育,才能从根本上预防和解决因心理健康自我教育的缺失而产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心理健康自我教育主要是通过满足心理需求促进身心健康发展,通过自我剖析、自我体验和自我调节三个方面建构医科学生自尊、自爱、自律和自强的健康心理。就重庆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受访的学生而言,很多学生心理健康自我教育意识较差,他们还没有意识到心理健康自我教育意识的重要性,也不知道如何开展自我教育[5]。(二)高等医学院校对医科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重视不够。这主要表现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力量薄弱,心理健康咨询服务体系不完善,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评价体系不科学。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校师生对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重视,虽然大多数医学院校都建立了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中心,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难以满足国家对高校医学人才素质培养的要求和医科学生现实的心理需求,特别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力量达不到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需要。除师资力量薄弱以外,对医科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评价体系不科学也是高校对此不重视的表现之一。当前我国很多医学院校缺乏对医科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评价意识,认为只要按照相关要求建立心理健康服务中心,完成规定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任务就行了,不愿意花人力、财力和物力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过程进行评价和建立相应的反馈机制。很多医学院校现行的心理健康教育评价体系,从选取的评价指标、比例划分到评价工作的实施都十分不科学,最大的特点是决策主观、方法单一,专业性和可信度差。(三)社会及家庭因素对医科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缺失、家长望子成龙的传统观念、严峻的就业形势、医患纠纷引起的社会公众舆论等严重制约医科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对医科学生而言,大多数人的心理健康问题与他们的家庭氛围、家庭结构、家庭期望、父母的教育方式、家庭文化密切相关。要切实解决医科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必须考虑家庭教育这个重要的因素,特别是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由于医学专业的特殊性,医科学生毕业后就业领域较小,一般都是进入医学领域工作,当前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部分医科学生难免会出现紧张焦虑、恐慌不安等心理健康问题。加之近年来,恶性的医疗纠纷频发加剧了医患矛盾,医患纠纷处理难度大,情况复杂,一般人是难以承受的。很多医科学生面对医患矛盾纠纷会感到害怕,医患纠纷加重了医科学生未来职业选择的忧虑,其心理压力增大,这成为导致医科学生心理不健康的重要因素[6]。(四)我国高等医学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与培养目标的特殊性。新时代医学院校的医科学生相对其他非医学类专业的学生而言,普遍存在学业压力和就业压力较大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原因是我国医学院校现行的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目标具有滞后性,医学学科本身专业性和技术性就强,对医科学生的要求也高,但一味地重视专业技术的培养而忽视心理健康教育等人文素养的培养也会对医科学生造成不良的影响,容易使学生片面追求专业技术,从而压抑自己的主观情感。现行的高等医学院校课程设置门类烦冗,课程任务繁重,学时量大等现状严重影响了医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加了他们的学习负担和心理压力,成为导致心理健康教育面临困境的根源。医学专业技术含量高的特殊性要求医科学生在临床的实操中和专业技术的学习中不允许存在任何疏忽和失误,因为医科学生服务和救治的对象是人,人的生命是无价的。在专业技术的学习和临床的实践中,医科学生一方面养成了严谨的职业精神;另一方面,由于长期处于紧张的工作状态,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健康问题[7]。
为了帮助医科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确保他们的身心健康和谐发展,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培养合格的接班人,必须重视和加强对医科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针对新时代我国高等医学院校医科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要一一寻求应对策略,确保医科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谐发展。(一)发挥高等医学院校的主导作用发挥高等医学院校的主导作用,重视医科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心理健康教育,切实提高健康教育水平,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理念和良好的心理品质及自尊立正确的心理健康理念和良好的心理品质及自尊、自爱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除了关心身体健康以外,越来越多的人关注自身的心理健康问题。医科学生作为未来的医务人员,更加要重视心理健康教育,要清楚健康的心理对自身成长成才的重大意义。很多医科学生跟一般的大学生都认为,只有经过医学证明精神出现问题的人才需要进行心理咨询和治疗,所以很多医科学生只注重医学理论和专业技术的学习而忽视了自身心理健康的状况。在重技术轻人文的传统医学人才培养模式下,很多医科学生认为只要学好医学专业技术,锻炼好身体就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医生,完全忽视了健康心理的重要性。还有部分医科学生,碍于面子不愿与人分享因学业、恋爱和就业压力导致的心理健康问题[8]。学校要建立完善的心理健康咨询服务体系,帮助医科学生消除心理健康的误区,培养学生心理健康的自我教育、主动进行心理咨询的意识,组织医科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切实提高医科学生的人文素养,促进医科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谐发展。学校要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为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根本的保证。(二)对高等医学院校医学类专业学生课程设置进行改革行改革,创新教学方法,建立针对性强、科学合理的课程。评价和心理健康教育评估体系对高等医学院校医学类专业学生的课程设置进行改革是改变重技术、轻人文培养模式的重要举措,应根据实际情况增加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来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首先,医学院校的课程设置需适应社会发展、满足学生的需要,同时课程设置应在夯实医学基本知识的前提下,重视学科交叉和跨学科开设课程,注重人文社科知识学习,形成以医学为主,宽领域全面发展的课程体系[9]。其次,正确的方式方法是事情成功的根本保证,要改变医学专业学生传统的学习思维,就必须创新教学方法,要把教师的灌输式教育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的师生互动式学习,把教材上的知识与本专业本学科的知识结合起来,注重对学科内涵和外延的学习,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减轻医科学生的学习负担,提高学习效率为目的,采取多种措施帮助医科学生养成健康的心理和优良的品格。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不仅要掌握本专业知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还要注重加强教育和引导,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尊重学生,理解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建立真正的师生关系。由于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程,不同的学校、不同的学生情况不一样,一定要根据学校、学院和学生的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心理健康教育评价体系。除此之外,评价方法也很重要,评价方法要多元化,不同方法相互补充、相互整合,最大程度保证评价的公平、公正和客观。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评价的可信度,这样有利于准确掌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和得到心理健康教育的及时反馈[10]。(三)创造良好的氛围创造良好的氛围,提高医科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质量。家庭教育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会产生重大影响,因此重视家庭教育对医科学生健康心理的养成至关重要,家庭教育环境良好与否,与学生心理健康的程度息息相关。首先,家长应该树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和正确的评价方法,创造和谐轻松的家庭教育氛围,这是医科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根本前提,父母对子女的评价方法是家长对子女期望的表现。在家庭教育的过程中,要学会尊重孩子,学会倾听,学会理解,减轻孩子的心理压力,维护孩子应有的权利,构建平等的家庭关系,这是医科学生健康心理形成的前提。其次,学校要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校园环境,积极开展以心理健康教育为主题的活动,组织专家开展心理健康讲座,切实为医科学生营造良好和谐的校园氛围,提供心理健康教育学习的平台。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加强校风、院风、班风建设,通过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帮忙医科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树立自我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11]。(四)针对医学学科的特殊性针对医学学科的特殊性,完善学制与实习制度度,加强学生医德修养,让医科学生树立自我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医学专业学制的改革,推动了整个医学教育的发展。新时期要根据医疗服务的现状及市场对医学人才的需求,以提高医学人才培养质量为前提,对医学教育的学制问题向更为科学的方向发展进行调整。对于医学专业的学生而言,由于专业的特殊性,实习环节是非常重要的,建立科学合理的实习制度是提升医学专业学生实践技能的重要保障。学校在培养医学人才方面,一定要重视学生的实习指导工作,通过实习指导环节切实提高实习质量,完成实习目标。由于医学学科专业性很强,因此在培养医科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方面更应侧重培养学生的医德素质。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培养医学专业学生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精神是培养医德的根本前提。引导和鼓励学生主动学习心理健康课程,加强学生的自我心理调节能力,让学生树立自我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并在学习中不断提升和发展[12]。
健康教育是社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将学校所学健康教育理论转化为实践技能,并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患者和居民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是对每个医学生的挑战。CBL教学模式即案例教学法,其特点是结合典型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讨论的教学方法;PBL教学模式是基于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起引导作用的教学方法。两种教学方法如单独使用各有优势和局限性[1-2],近几年研究报道在临床实践教学中联合使用两种教学方法,可取得较好效果[3-4]。本中心自2018年1月将两种教学模式相结合应用在临床医学生的社区健康教育实践教学中,亦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践临床医学生140人,2018年学生69人作为试验组;2017年学生71人作为对照组。试验组男27人,女42人;年龄22~23岁,平均(22.13±0.62)岁。对照组男26人,女45人;年龄21~23岁,平均(22.70±0.76)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方法:根据健康教育教学大纲制定教学计划,2017年和2018年学生均分为12个小组,每组指定带教老师。两个年度教学师资和课时数相同。⑴2017年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学生观摩老师进行个体化和群体健康教育,老师讲授相关知识,回答学生的问题。⑵2018年采用CBL与PBL结合模式教学:①教师准备:两年度教学师资均为从事健康教育工作5年以上全科医生和健康管理护士。全科教研室于2018年1月对师资进行CBL与PBL结合教学培训,达到每名师资均熟练掌握此教学模式。个体化健康教育在实施前1周,教师将教学程序、方法、案例、健康问题等发给学生。群体健康教育实施前1周,教师将开展健康教育讲座的组织管理方法及程序对学生进行详细讲解,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题目并做好相应准备。此外,不论是个体化健康教育还是群体健康教育讲座前,教师均要与参与居民和患者提前联系交流,取得有效合作。②学生准备:两个年度学生均随机分组,每组5~6人,2017年学生按组观摩及听讲,无须特殊准备。2018年学生分组后每组选出1名组长,学生根据老师提前下发的案例及健康问题收集资料,再通过小组讨论制定个体健康教育计划及实施方案,由组长做好准备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指导;群体健康教育前1周,各小组成员收集资料后进行小组讨论,确定本小组健康教育讲座题目、内容,制作讲课PPT,由组长进行现场健康教育讲座。③现场实践:试验组在开展个体健康教育时,各小组长对患者进行现场指导,带教老师必要时进行引导。实施完毕,由教师、患者分别打分,患者离开后带教老师进行总结评价,针对存在问题进行详细讲解;群体健康教育讲座开展时,各组长依次进行现场讲课,带教老师和居民代表担任评委,为各组进行打分,由带教老师就讲解内容的科学性及实用性、讲者的技巧及交流能力、PPT的制作等方面进行现场点评。评价方法:①学生评价:根据社区健康教育教学大纲要求,自设调查问卷对学生进行测评,共发放问卷140份,回收有效问卷140份,有效回收率为100%。②理论和技能考核:学生出科时进行理论考试,试卷源自题库抽题进行组卷,满分100分,客观题和主观性试题各占50%;技能考核满分100分,个体化健康教育和群体健康教育各占50%。优秀为80~100分,合格为60~79分,<60分为不合格。统计学处理:数据应用SPSS19.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学生社区实践学习效果比较:两组实践前对社区健康教育了解和实践学习期待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实践后提高语言表达及交流能力、提高团队协作能力、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提高对全科医疗的兴趣、对健康教育技能的掌握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两组学生社区教学满意度比较:试验组感觉非常满意及感觉学习目达到的比例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两组学生理论和技能考试成绩比较:两组学生社区实践结束后,试验组理论(χ2=4.396,P=0.036)和技能(χ2=14.271,P<0.01)考试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健康教育实践教学是全科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学生书本上所学理论知识必须服务于临床实践。医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对健康教育认识粗浅,注意力多放在医疗方面,意识不到健康教育对全科医疗、对医患关系及自身岗位技能提高的重要性[4]。因此,如何提高医学生健康教育实践能力成为临床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本研究结果显示,采用CBL结合PBL教学的试验组理论知识及技能操作成绩明显高于传统教学方法;而且学生对课堂活跃度、学习兴趣及知识理解能力等方面的评分均明显高于传统教学。同时,联合教学模式的试验组学生对带教的满意率也明显高于传统教学法。综上所述,CBL与PBL联合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健康教育理论和实践技能及综合实践能力。但该联合教学模式在社区教学中的广泛应用,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全科临床健康教育教学模式的规范化、系统化,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等,这些均需要在教学实践中进一步探索完善。
论文摘要:从健康教育的起源,自我保健、行为干预、新型护患关系、社区健康教育中心工作、老年护理、家庭护理教育研究的方向及健康教育学科发展等方面阐述了21世纪护理健康教育发展趋势。
近年来,全球性的健康促进和健康教育正迅猛发展,一个以医疗、预防、保健、康复为一体的医疗服务正逐步形成。新世纪健康教育的4大发展主题:平等、权利、环境、经济是护理人员探索的新问题。21世纪人们将在民主、自由、福利等方面享有越来越多的社会平等,健康也将成为人们所追求的更高的目标,社会发展的需要,护理专业自身不断完善和发展,使护理工作者将承担更重要的责任,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医学模式的转变,新的健康观念的提出,护理学已进入健康促进的时代[1],护理工作由过去的以疾病为中心转向以人为中心,护理工作逐步扩展到对人的全部生命过程中的健康问题的照顾。护理健康教育作为整体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列入护理工作中,并提到了学科发展的日程。如何做好护理健康教育工作,更好地发挥护理专业的独立功能,是护理工作者21世纪努力的方向。
健康教育作为一种理论应用于人类健康事业,起源于本世纪初。美国1925年最先兴起健康教育,经过反复探讨,在实践之中深化提高,至今已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在社会学和医学知识中占据重要位置[2]。20世纪之初,随着西方医学知识的传入,健康教育理论开始引入我国。
纵观健康教育发展史,我国古代就有许多关于健康教育的思想及论著,就非常注重疾病的预防和养生保健。1909年中华护士会及1925年中华医学会的成立,1930年中华教育学会的成立都对我国健康教育发展做出了积极的推动作用。1933年陈志潜在《中国医学杂志》发表“定县乡村教育实验”,可谓我国社区健康教育的雏形。1934年陈志潜编译的《健康教育原理》一书,是我国最早的健康教育论著。1935年由胡安定、邵象伊等发起组织“中国卫生教育社”,同年成立“中华健康教育研究会”,这两个全国性的健康教育群众性团体的成立,为当时的健康教育事业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1939年在上海成立的中华健康教育协会与中华医学会合办了《中华健康杂志》,注重宣传普及卫生知识,并注重心理、社会和环境的健康教育。20世纪80年代中期,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促进理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提出的社会动员理论使我国的健康教育理论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当医学模式转变为心理生物社会的模式后,卫生发展的新观点、新理论不断涌现。健康教育事业日新月异。随着社会的需求和群众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我国健康教育事业发展很快。我国在参加第13届世界健康教育大会的报告中,提出了从单纯的卫生科学知识的传入改变为传播与教育并重的新观念。在1990年的全国健康教育工作会议上将“卫生宣传教育”改为“健康教育”,健康教育的工作领域和服务范围不断拓展。1997年间中央提出的“卫生工作改革和发展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健康教育是全民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要十分重视健康教育”,把健康教育提到了重要的位置。展望未来,护理健康教育事业将会成为世纪所关注的学科,定会以更快的速度蓬勃发展。
WHO指出,自我保健正成为一个发展趋势,21世纪的护理实践正向临床护理与个人预防,保健相结合方向发展。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健康认识的不断深化,从50年前没有疾病便是健康到当今健康的三维观念(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而是身体的、精神的健康和社会适应性良好的完美状态)。这些使人们意识到健康的自我保健价值和作用。自我保健在维护健康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健康教育后的自我保健,可以恢复人的自我防护能力,掌握自己的健康。健康教育可以使人们“多靠自己,少依赖医生”。
21世纪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新型传染病及慢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等均有上升趋势。现代医学证明这些疾病与人们不良卫生习惯有着密切关系,要对这些疾病取得好的治疗效果,最根本的方法是通过健康教育来干预人们的行为,纠正不健康行为,指导健康行为。开展饮食指导、戒烟、戒酒、减肥训练、缓解精神压力等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21世纪健康教育是通过护士的健康教育(以临床判断能力和丰富的医学知识为基础),实行护理干预(护理干预的内容包括提供信息、咨询、提醒,增进健康措施以及其他形式的关注),即根据计划指导和督促目标对象,改变行为,维护其健康。因此,行为干预是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护理的要求越来越高,体现在病人对个人健康权利的重视。病人服从医生、护士这种传统的“主动-被动型”护患关系已不适应以病人为中心的现代护理模式。21世纪必将在“平等—合作型”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起“引导-合作型”或“相互参与型”的新型护患关系[3],护理工作一方面让病人了解自己的疾病,参与治疗和护理,另一方面赋予医护有告之实情、尊重病人的意愿权,调动病人的主观能动性,强化其遵医行为的责任。因此,在健康教育实施中,护士不再是单纯地传授知识,而是要听取病人的意见,互相配合、商量,制定教育计划,护士根据制定的目标及内容进行系统指导,共同达到预期目标。1995年日本试行公开护理计划,旨在提高质量。美国护理专家A.Davis曾提出:“健康服务对象必须参与自己的护理政策”。在健康教育的实施中,护士应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承担起保健提供者、决策者、沟通者、社会领导者、管理者的多重角色,以适应时代变化趋势。
1998年,国际护士会提出的主题是“携手共促社区保健”,这正适用于我国,我国的社区保健势在必行[4]。50年来,各省市已成立了三级卫生保健网,但从医疗卫生的资源分布来看,更多的是偏重对大城市。社区中许多贫穷、残疾并缺乏卫生资源和知识的个人及家庭,他们渴望得到更详细的卫生指导。在新世纪,要通过各医院、保健中心、病人家庭及社区间密切配合,建立医疗协作网,创造一个信息相通的社会组织,实现医疗技术共用,医疗资源共享,使医疗延伸到院外,提高病床周转率和使用率,和社区共同承担起促进病人健康教育的目的。因此护理工作范围也进一步拓宽,护士应走向社区,根据人们生命周期和家庭周期主要危险因素进行生命监测和控制,提高人们自身控制疾病和自我保健的能力,帮助他们得到基本的健康服务和援助。开展公共健康事业,推动社区卫生工作进展,这将是新世纪健康教育者的中心工作。
2000年我国老年人已占人口总数的7.3%~8.8%,已成为老年国。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结构逐渐向小型化发展,家庭照顾老年人的状况随之改变。医院的作用、结构将重新设计,护理工作的范围随之拓宽。医院护理工作将根据老年人生理、心理特点,开展面向社会的老人护理、家庭护理、临终关怀。护理还将在多元化场所服务,向社区老人提供长期预防、保健、健康咨询,对慢性病人和康复期病人主动追踪护理信息。为此加强老年护理,开展家庭护理,担负起社会赋予护士新的使命,是21世纪护理工作者需要研究的方向。
护理工作者要在不断的实践活动中,系统研究我国健康观,健康教育需求,为开展健康教育提供依据,并提供针对性的护理教育内容以及适合的教育方法。不断提高健康教育能力,并把健康教育与护理工作如何一体化,健康教育体制如何进一步完善作为研究方向,使护理健康教育不断发展、完善、提高。开展护理健康教育,营造健康氛围,是护理人员努力的方向。护理工作者只有不断充实自己,发挥护理专业的独立功能开展护理健康教育,才能真正体验到护理工作的价值,看到护理学科的发展前景。
[1]李旭.国外护理新动向——临床护理与预防保健相结合[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4,13(1):1-2.
[2]陈静.健康教育的发展及文献分类探讨[M].图书馆建设,2003(4):2.
广西某医学院一、二年级3328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采取整群分层抽样法。剔除错误学号或无真实姓名等无效问卷,获有效问卷3191份(有效率95.9%)。其中男生951人,女生2240人;本科生1921,专科生1270人。
《症状自评量表》,简称SCL-90,作为准则参照试验[1],并参照全国青年组常模对比分析[2]。
计算机软件测试,将个人测试结果存入相应数据库,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有关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
从单项因子看,抑郁阳性人数最少(7.55%),敌对性阳性者最多(28.52%),总分阳性人数21.00%(见表1)。
与全国常模相比,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尤其是敌对性、恐怖、精神病性和焦虑明显高于国内常模(p0.05),仅人际关系、偏执和抑郁低于常模(见表2)。
除敌对性、偏执及精神病性症状外,其他各项均存在明显差异,且女生均分高于男生(p0.05)(见表3)。
在敌对性、偏执、抑郁及焦虑4方面存在明显差异(p0.05),且专科生均值高于本科生(见表4)。
对全国大学生抽样调查显示,约22.8%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障碍,与调查某医学院所发现21%的医学生存在不同心理状态异常的结果基本一致[3]。此外,2002年对北京市大学生心理卫生状况调研结果表明16.51%大学生存在中度以上心理卫生问题[4]。
上述因素易诱发大学生出走、自杀等。本调查提示低年级医学生心理健康状态显著低于全国平均水平[5]。考虑与医学院校课程设置专业性强、科目分类细、理论及实验课时量大、课余时间少、医学生承受心理压力更大等因素有关。本研究尚表明医学男生与女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同,男生优于女生。部分女生存在怯懦、多虑、敏感、情绪易波动等弱点,遇到问题缺少有效的疏泻方法,故女生的躯体化、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恐怖等分值高于男生,而少数男生自我意识过于强烈,易对他人产生敌对、猜疑心理,故男生的偏执因子等分值高于女生。
指明坚实理论基础可增加患者对护理工作人员的信任,提高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从而使学生热爱学习。总结近三年的临床工作经验显示,患者对自身疾病的不了解是患者恐慌疾病,质疑医护工作者,甚至不配合治疗或者有更过激行为表现的主要因素。而相应的,护理工作人员由于医学基础知识的贫乏,在为患者做相应护理活动指导时表现出不自信,甚至在患者提出疑问时回避的态度都是临床加剧医患矛盾的重要因素。因此在讲解基础理论的同时有必要重点说明该理论知识怎样与临床操作相结合,在操作过程中如何将健康教育融合进去,帮助患者更好地理解疾病,配合护理活动的开展。将目前临床常见的患者被动的“被护理”局面转变为患者积极主动地要求被护理,降低患者对疾病的焦虑,配合护理活动的开展。例如,在讲解男性尿道三处生理狭窄时,可适当说明操作者在导尿过程中要对患者的不适感给予理解和安慰,同时向患者说明操作区域的生理结构可能带来的不适感。这样患者就会在比较放松的情况下接受导尿,也不会再发生自行将导尿管拔出造成黏膜损伤等后果。在患者的充分信任下,自信满满地操作,也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2在人体解剖学教学过程中注重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护士的整体素质,帮助医学生尽快进入职业角色
目前绝大多数医学院校或医学相关院校的学生生源来自于高考,这样就决定了医学生对自己未来职业角色知之甚少。在大多数大一新生的眼中,护理工作就是打针发药。作为学生接触的第一门专业课——人体解剖学,在理论知识讲解的同时有必要给予学生专业相关的健康教育;有必要适当说明护理对象、环境中的特殊工作方法,态度及认真严肃程度。大量文献研究表明,目前在基础护理教学中开始注重良好的仪表、语言沟通的技巧、服务的意识等健康教育。事实上有部分学生在还没有接触到基础护理课程时,就已经对医学基础课的枯燥、繁杂而厌烦。学生很难在理论知识的讲解中看到他们未来工作的影子,很难理解护理工作是什么样的角色、应该用什么样的心态去学习、接受这些重要又好像没什么大用的枯燥理论。因此,在基础理论教学的同时融入健康教育,从开始就培养学生如何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爱岗敬业,以患者的健康为中心,热情精心地服务患者,尽快进入职业角色。
①在基层的社区全科医师学历层次偏低;社区全科医师不仅要掌握基础和临床医学、护理学、预防医学、流行病学等知识与方法,而且还要有心理学、伦理学、社会学、营养学等知识,同时还应具有人际交流和沟通的能力和亲和力,社区健康教育不仅仅只依靠个人的力量,还需要整个社区人群的依从和配合。②社区全科医师人员方面:多年以来,政府取消了统一分配,用人制度体制的变化导致基层卫技人员的不稳定,也限制了社区卫生的发展。由于不满足在基础设施差的基层医院工作或对现有的待遇等的不满意,造成了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人才流失和短缺。而从事“劳而无功”的社区全科医学、社区护理专业的人才更是少之又少。③健康教育方式:在健康教育实施过程中,社区全科医师受传统观念的束缚,只注重对高血压病疾病本身教育,缺乏对患者的心理治疗和护理,尤其是指导人群消除疾病的危险因素和对危险因素进行干预、建立健康生活行为的教育问题未引起足够重视。适宜的健康教育措施:①健康教育内容:健康教育资料缺乏,不能满足人群对健康教育的需求。进行健康教育大都是千篇一律,未能做到因人施教,缺乏个体化指导。
因为基层医疗机构医疗资源和条件的限制,在实施健康教育形式上大多局限在以口头解释为主,缺乏规范、随意性大、资料没有量化、内容也不具体。同时也受知识的深度和广度、语言能力、沟通技巧、施教时间等因素影响,使居民对健康教育内容不能真正的理解和掌握。③健康教育形式:目前国内外采取的教育形式是集体、小组和单人三种。而我们社区健康教育一般采用的方法是集体上课,其他一些形式如通过文艺互动等进行人群健康教育更是寥寥无几。而不同层次、多种形式的教育方式可大大提高健康教育的实效。社区人群的因素:①缺乏对社区全科医生应有的信任度:受传统医学观念的影响,社区人群对全科医生的知识水平还持怀疑态度。因此,从主观态度和行为上影响了对健康教育接受的依从性。②社区人群个体自身素质差别较大:我社区处于农村地区,在年龄、文化程度等方面有较大差异,对知识的理解能力、接受能力都有很大差异也影响了健康教育的效果。
通过社区医师在能力(综合知识、人际交流等)方面的不断提高,开展对居民耐心、细致的健康知识的传播和社区干预治疗工作,有利于增加医患之间的交流与了解,提高患者对医生的信任度,从而提高健康教育的效果。作为社区医师必须转变观念,完善知识结构,以适应社区各项工作的需要。社区医师要利用门诊、家庭随访的形式给高血压患者进行个别生活方式和服药指导。同时,通过家庭医生责任制的服务,对患者的家属进行健康教育更不容忽视,通过改变家庭的生活行为更能起到传播健康知识的作用,从而从整体上提高社会、家庭对高血压患者的支持及社区人群对高血压病的重视。社区健康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把“普及高血压病的卫生保健知识”延伸到“消除不良行为,形成健康生活方式”。在社区医师的健康教育中,加强全科医师队伍自身素质建设,激发社区全科医师积极参与到家庭医生责任制的工作中来和提高他们开展健康教育工作的积极性,才能不断提高健康教育质量,提高社区人群的知识水平,促进社区居民健康行为和良好生活方式的形成,达到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病的目的,防止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生,到达创建健康社区的最终目的。
1·1医学阶段。本世纪70年代前是以疾病为中心的医学阶段。这一阶段在免疫接种和改善公共卫生设施等方面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大大降低了传染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据统计,1900~1977年间死于急性传染病的人数由580/10万下降到30/10万,75岁以前死于传染病的仅占1%。
1·2行为阶段。70年代早期到80年代后为行为阶段。这一阶段在控烟、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死亡率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例如美国1963~1980年期间吸烟率下降27%,食用动物油的人数下降38%,冠心病死亡率下降40%,脑血管病死亡率下降50%。这一阶段的特点是提出了健康生活方式即行为危险因素的观点,通过引入健康的行为或生活方式来改变人们的不良生活方式和行为,达到预防疾病,消除危险因素,促进健康的目的,大大拓宽了健康教育的视野。
1·3社会、环境阶段。80年代后为社会、环境阶段。这一阶段人们注意到行为与生活方式的改善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和自然环境因素的制约,因而使健康促进得到长足发展。这一阶段特别强调以健康为中心,以人类发展为中心,强调政府对人民健康负有责任。
21世纪护理事业的发展有4大趋势[1]:一是护理人员将成为初级卫生保健的主要力量;二是护理人员将成为健康教育的主要实施者;三是护理人员将成为医生和其他保健人员的平等合作者;四是护理人员将为危重患者提供高质量、高技术的护理。目前,我国护理学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正经历以疾病为中心向以病人为中心和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方向转化,临床护理工作转化为集治疗、预防、康复和促进健康为一体的多元护理模式。在这种模式下,护士作为健康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已将健康教育纳入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研究的领域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2~30]。
2·1患者健康教育需要的研究。这一领域的研究范围较广,主要涉及一般住院患者、内科患者、外科患者、冠心病患者、肾移植患者、肿瘤患者等的健康教育需求。研究的主要方法是问卷调查法,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状况及对健康知识和方法的需求方面。但在评估患者需求的方法、评估内容的筛选、需求评估量表方面的研究未见报道,需要深入进行。
2·2健康教育理论的探讨。主要涉及的领域有健康教育在整体护理中的应用,健康教育开展的形式、方法,健康教育处方的使用,门诊、社区教育的开展,标准健康教育计划的应用等方面。主要以论证、阐述和经验体会为主,还未上升到理论高度,没有形成能真正指导护理实践的有中国特色的健康教育理论。
2·3临床健康教育的实施及管理的研究。主要涉及的内容有用PDCA法控制健康教育质量;进行健康教育落实率的调查;开展健康教育的质量评价。但这些研究仍以经验总结为主,在评价指标的选择和质控模型的研究上尚未见报道。
2·4健康教育教学的研究。健康教育的教学在许多护理院校目前还未开展,关于教学方面的研究正在逐步开展,主要内容涉及护理健康教育及其相关课程的设置、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一些临床的护理人员在健康教育的带教等方面也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总结,为健康教育知识及技能的普及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从表1中可以看出,健康教育专栏设置的还较晚,这方面的研究文章还不多,有待进一步加强。
3·1护理人员走向社区开展健康教育是必然的发展趋势。健康教育从预防、急救到康复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随着护理职能的扩展,社区护理是护理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护理人员如何从医院走向社会,采取何种组织形式来落实,在哪些方面进行教育等均有待于进一步研究。例如国外医院采用的“访问护士”,笔者认为是一种较好的形式,其主要优点有:能满足患者的需求,降低住院天数,吸引患者就诊。
3·2临床健康教育的研究将得到迅猛发展。临床健康教育是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随着整体护理的开展,将更引起人们的关注,对其进行系统的研究也是临床健康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而健康教育的基本状况及影响因素是研究的首要切入点,在此基础上才能进一步了解患者对健康教育的态度、需求,了解影响行为的倾向因素、促成因素和强化因素等,从而开展健康教育计划、健康教育内容及手段、如何进行效果评价、如何将其融入临床护理中等问题的研究,最终建立患者健康教育与临床护理相结合的整体化护理模式。因此,随着临床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对临床健康教育的研究也会越来越多,从而推动临床健康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3·3传统医学中有关健康教育的研究将日益受到重视。中医在我国有几千年的历史,传统养生学的形成和发展具有自己特有的社会文化印记,重视心理因素,强调顺应自然,具有浓厚的人文色彩。符合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的要求。而传统医学中各种功能锻炼和康复训练的方法是祖国医学留给我们的灿烂瑰宝,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在没有设备的情况下指导患者进行适宜的训练,对这些内容的研究和开发尚未引起足够重视。
3·4康复健康教育的研究有待于加强。医学上许多疾病的治疗和恢复都有一个漫长的过程,随着平均住院日的缩短,大多数患者的康复都要在院外度过。国外许多国家的康复机构、护理院等机构较多,许多患者出院后可以到这些机构接受康复指导和训练。例如德国设有专门的“背部医院”(backschool)[31],指导患者进行康复锻炼和职业训练,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然而,我国康复机构还比较少,许多患者不得不在家度过康复期,如何面对这种现状开展有关康复的健康教育,形成院前——院中——院后一体化健康教育模式是我们应研究的课题。
随着21世纪的到来,护理人员将成为健康教育的主要力量,通过健康教育的方法将护理学扩展到预防、保健和康复等领域是护理学今后的发展方向。因此,我们必须深入研究健康教育的内容、方法、形式、效果评价等,才能有力地推动护理现代化进程,真正达到维护和促进人类健康的目标。
[2]顾克菊,李武平,陈念湄.住院病人健康教育需求调查与分析[J].实用护理杂志,1999,15(4):55-56.
[5]郭明贤,张茹英.对冠心病患者健康教育需求的调查与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1998,33(3):127-129.
[6]叶晓青,刘雅玲,陈维清.高血压患者有关该病知识、信念及其对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1998,33(11):624-626.
[7]黄津芳,刘玉莹,杨春梅,等.外科病人健康教育需求特点及施教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1999,34(5):270-272.
[8]范丽凤,朱筠茵,张小群,等.糖尿病患者对疾病知识了解状况调查[J].实用护理杂志,1999,15(3):52-54.
[9]叶桂荣,宣蓓.肾移植病人健康教育需求的调查分析[J].山西护理杂志,1997.11(6):12.
[20]张月,朱风容,吕美娜,等.病人教育对股骨颈骨折病人疾病知识水平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1999,14(4):8.
[24]董云英,方玉美.探讨对脊髓损伤病人进行健康教育[J].现代康复,1998,2(8):16.
[25]李爱宁,侯芳.立体定向手术治疗帕金森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初探[J].护士进修杂志,1999,14(11):11.
[26]郭旗,存玉新.健康教育用于血液透析患者的体会[J].齐鲁护理杂志,1999,5(6):12.
[27]王惠琴,张群.健康教育在普外科病房的实施体会[J].山西护理杂志,1999,1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