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健康论1xbet体育文
栏目:1xbet体育 发布时间:2024-04-28
 在当前医患关系的影响下,医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受到广泛重视,心理健康教师必须要制定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制度,创新教学方式,逐渐提升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其后续发展奠定基础。  目前,我国医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存在较多不足之处,教师无法根据当前医患关系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导致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越发严重。第一,缺乏医患关系分析体系。在我国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教师还没有全面分析医患关系

  在当前医患关系的影响下,医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受到广泛重视,心理健康教师必须要制定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制度,创新教学方式,逐渐提升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其后续发展奠定基础。

  目前,我国医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存在较多不足之处,教师无法根据当前医患关系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导致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越发严重。第一,缺乏医患关系分析体系。在我国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教师还没有全面分析医患关系现状,无法通过良好的教育方式引导学生了解医患关系类型,难以提升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效率。目前,我国医患关系矛盾较为突出,部分医护人员经常会受到恶意伤害与攻击,导致医学生受到心理伤害,如果教师不能予以医学生正确的引导,将会影响医学生的就业积极性,甚至导致医学生选择其他行业[1]。第二,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式滞后。部分高校在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还没有制定完善的教学制度,未能利用积极的教育方式开展教学工作,导致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质量不高[2]。同时,教师不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及其教学方式的创新,导致医学生的医患沟通知识欠缺,难以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医学生心理素质的提升受到严重影响。第三,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单一。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是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而通常情况下,院校只会设置医学专业和近医专业等专业方面的教学内容,这使得医学生所讨论的话题,以及其视野都存在局限性。基于此,在进行医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时,教师较为重视医学生由于专业方面引起的心理健康问题,往往会忽视医学生在人际交往等其他方面的心理健康问题。另外,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过程中,教师选用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也缺乏针对性,使得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难以取得实效。

  在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制定完善的教学制度,逐渐创新教学方式,为医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进而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水平与质量。具体教学措施包括以下几点。

  高校心理教师必须要重视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通过对医患关系的分析,加强心理健康与医患关系的教育效果,实现对学生的有效引导,关注医学生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培训。在医学生掌握专业知识与先进技能的情况下,高校需要配置心理健康教育人才与基础设施,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医患关系教育相结合,引导医学生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3]。

  在医学生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创新教学方式,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进而提升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质量。在此期间,教师应该将学生作为教学中心,利用情境互动教学方式、小组合作教学方式与角色扮演教学方式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学生对医患关系的态度,保证医学生在入职之后可以正确维护医患关系,进而提升医学生心理健康教学效率,增强高校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效果[4]。

  高校心理健康教师必须根据医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结合当前医患关系的实际情况,丰富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在此期间,高校心理健康教师必须要在原有的心理健康知识的基础上,增加职业素养、人文素养与情商教育等内容,这样可以有效保障医学生的心理健康教学质量,还有助于医学生有效处理医患关系。同时,医学生心理健康教师需要引导医学生学会调节自身的心理状况,提升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进而达到预期的心理健康教育目的。

  高校心理健康教师必须要根据医患关系的实际情况,对医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一方面有效提升医学生的心理接受能力,培养学生的心理调适能力,另一方面能够增强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效果。

  [2]尚爻,李爽,王明滨,等.医学生视角下医患关系的现状和对策分析[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5(3):383-385.

  社会医学,是研究社会因素和健康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规律,制定社会保健措施,保护和增进人群的身心健康和社会活动能力,保证人们积极地、全面地发展提高生活质量的一门医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交叉学科。[1]随着社会、经济、文化水平的发展、疾病谱的改变,社会因素在人们健康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社会医学作为一门以传授社会因素与健康关系知识的科学,目前已成为预防医学、卫生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主干课,同时也是临床医学、基础医学等专业的选修课。然而,在中医院校,除了管理类专业外,大部分专业,特别是中医类或中药类专业,均未设置社会医学课程。本文从必要性、授课特征两个方面,提出中医院校开设社会医学课程相关策略与建议。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人们对健康问题的认识越来越深刻。现代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已被绝大多数人们认可,即人们认为健康问题或疾病的产生,从根本上讲是生物因素、心理因素与社会因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因此,健康的重新获得、疾病问题的消除,也需要从生物因素、心理因素与社会因素去思考。也就是说,疾病的消除,除了需要药物、技术的作用,生活方式的改变与健康心理、和谐的社会因素影响同样重要。而社会因素、行为生活方式、心理因素等与健康的关系,是社会医学传授的基本理论。因此,笔者认为,不论是西医院校还是中医院校,既然均以维系与促进人类健康为己任,因此均应设置“社会医学”这门课程。另外,就中医院校而言,社会医学与中医院校传授的主流课程也具有一定的相通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中医院校的主要培养目标,是培养一批能够运用中医基础理论与知识,进行疾病诊断、治疗、预防、健康维护的健康使者;中医院校开设的主流课程,主要用于培养学生的“望、闻、问、切”能力,培养学生开具“中医药处方”,减轻患者病痛的能力。而社会医学,主要从社会因素、经济因素、政策因素等方面出发,对健康问题进行阐释,提出疾病预防与治疗的“社会处方”。一般情况下,健康问题或病痛的消除,常常需要“医药处方”与“社会处方”共同努力才能起到更好的作用。因此,从根本上讲,社会医学与中医药院校的主流课程并不冲突,反而是相互补充,取长补短的关系。

  社会医学,在西医院校里常常是预防医学专业或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的主干课程。社会医学与中医院校专业的主干课程,在对“预防为主”、“环境与健康”关系理念、疾病诊治理念的阐释上存在一致性。如作为预防医学专业的专业主干课,社会医学以传授“预防为主”理念为己任,而中医药主流课的鼻祖《黄帝内经》[2]中曾经指出:“上医治未病之病,中医治欲病之病,下医治已病之病”。在社会医学中,特别重视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在现在综合健康医学模式中,认为环境因素是导致健康问题的最重要因素之一;而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著作《春秋左传》[3]中曾指出:“土厚水深,居之不疾;土薄水浅,其恶易觏”,其实就是强调环境与健康的关系。需要指出的是,今天,中医界强调的“中医治未病”思想,实质上就是“预防医学”的理念。

  在对健康影响因素、健康促进等方面知识的传授上,中医药主流课程与社会医学课程存在一致性。譬如,在社会医学中,特别强调适量运动、积极心态与健康的关系,而中医药文化也是特别注重这一点的。如中医有“舞蹈以养血脉”之说,《红炉点雪功夫》里说:“歌咏可以养性情,舞蹈可以养血脉,又不必(练静功)。”另外,在社会医学里,将“健康管理”的理论、知识与方法视为重要的研究内容,而中医药主流文化特别重视饮食、养生等与健康的关系。

  1.4对文化认可的一致性中医药主流课程,特别重视对传统文化的认可与传承,应该说中医药传统文化、理念,是中医药理论发展的指南针,传统文化、传统理念对健康问题阐释、对疾病诊治的解释独树一帜,博大精深。而在社会医学中,特别重视文化因素对疾病、对健康的影响。如社会医学认为文化因素是影响生活方式健康与否的重要因素,文化影响是导致健康问题出现或消除疾病发生的一个极其重要因素。

  在中医院校,社会医学的教学应服从于主流课程,密切结合传统医学理论进行传授,应开拓一种利用社会医学视角解释传统医学理论的新思路。如在传统医学理论中,常用“阴阳”、“五行”等理论解释健康问题;而在社会医学现代综合健康医学模式中,认为环境因素是致病的极其重要因素,教师在授课过程,可以将环境因素与“阴阳”、“五行”理论结合,既加深了学生对“阴阳”、“五行”理论的理解,又能引起学生对环境与健康关系问题的重视。

  社会医学,作为一种边缘性、交叉性学科,是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医学等多学科的交叉与融合,侧重点在于用社会学等多学科理论解释健康问题。而中医药传统文化,同时也是富含社会哲理的文化科学,社会医学课程要在中医院校得到发展,需要吸收传统文化的理论与精髓,不断完善其理论体系,才能得到学生的喜爱,做到教、学相长。

医学健康论1xbet体育文

  社会医学,既要向学生介绍研究社会因素与健康的关系,阐述社会因素对医学、对健康的影响理论,同时还要侧重社会学、医学等宏观研究的方法学阐释。而在中医院校,学生的主要研究思路往往集中在微观、基础研究上,在宏观研究、调查研究等社会学研究上往往缺乏理论与经验。因此,社会医学课程在中医院校的开展,可以在宏观研究的方法学方面重点讲解,开拓学生的研究思路,提高学生“宏观”与“微观”研究相结合的能力。

  “已病”“未病”,“治已病”与“治未病”,始出《内经》,经过了历代医家的阐释、发挥,应是早已解决了的问题,而实则不然。本文以“未病”为“中文主题词”在中国期刊网进行检索,发现1994~2009年间,有关文章条目达277条之多,而其中只有数条为会议文章。较之历代医家的解经,最有新意的当数涉及“未病”与“亚健康”关系的讨论 [1,2]。有人将亚健康调治视为“治未病”,从而将中医的“未病”等同于“亚健康状态” [3,4], 而不计二者的标准和方法背景。谈到标准,涉及中西医学的体系和方法、背景,就不是几句话可以了然的了。于是就有了笔者关于“已病”“未病”的多重思考,涉及文意、标准及未病与亚健康。

  涉及“已病”“未病”最多的是《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该篇通论人因何需要及如何顺应四季阴阳变化来调摄生活,并告以违背这些规律的危害。在篇末所主张的“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与“病已成而后药” 比较而言,恰如“乱已成而后治”,“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介入过晚、仓促迎战,既不会有理想的结果,自然也不经济。“治未病”是未雨绸缪的古代圣人之智在中医学实践中的必然主张,这是最经济的医学模式。应该说,上述道尽了《内经》关于“治已病”还是“治未病”理由,是最经典的、且为最多数注家接受的观点。同时也提示,《内经》论及“已病”“未病”,不为交代“标准”,而为传播医学智慧法则。

  尽管如此,有关的文义仍不能忽视。现代学者关于“已病”“未病”的理解,有两种特别值得注意的观点:

  一是段逸山先生的“病为疾之加”说 [5]。作者引《说文·病部》对“疾”“病”二字的解释,认为“已病”和“未病”都是患病状态,但二者有病轻病重的分别:“疾,病也”,“病,疾加也”,“疾”轻而“病”重。作者还引清代医家陆懋修在所著《世补斋不谢方·小引》中“经盖谓人于已疾之后、未病之先,即当早为之药,乃后人以疾为病”,“不知经言未病,正言已疾”的文字佐证自己的观点。

  段氏的上述说法依据不足。如《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记述了扁鹊数见桓侯,而每次见面都望见对方病情有加重,从“疾在腠理”到“疾在肠胃”,再到“疾在骨髓”的无药可救,始终未用“病”字,一“疾”而终。这就是说,即使在古代汉语中“疾”与“病”也可等而视之。这可能是之后“疾病”一词出现的原因。由此看来,无论“疾”了,或是“病”了,都是与“未病”相对的状态,并非“未病”即“已疾”,至少,字面上“未病”就是健康的无病态,与“已病”(已疾)相反。说“未病”即“已疾”有违语言本意,也与《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未病先防的宗旨不符。

  历史上,元代医家朱震亨也不以“未病”为“已疾”。他在《丹溪心法》指出:“与其救疗于有疾之后,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盖疾成而后药者,徒劳而已。是故已病而不治,所以为医家之法,未病而先治,所以明摄生之理。夫如是则思患而预防之者,何患之有哉?此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之意也。”朱震亨没用“未病”,而用“未疾”来表达对《内经》思想的认同,也是对《内经》之《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不治)已病” “(治)未病”最好的注解。可见,在朱震亨看来,“未疾”无异于“未病”,疾与病无异。当然,朱震亨也并不是真得不治“已病”之人,而是他贯彻了《内经》宗旨——“未病而先治,所以明摄生之理”,即未病先防。

  2010年第27卷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二是“已病”“未病”既指整个机体的状态,也指某一脏腑器官的状态。治未病,既是防病,也是防甚。张仲景在《金匮要略》所言“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被不少学者认为是《内经》中未病先防的思想的发挥,即“既病防变”。这种发挥是允许的,虽不一定完全正确,但决不违《内经》的原意。另外,《灵枢·逆顺》讲得很清楚,“上工,刺其未生也;其次,刺其未盛者也;其次,刺其已衰者也……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这是治未病的另一层含义,即“已病防甚”“既病防变”。

  《内经》“治未病”是强调为医的圣智,对“已病”也是一定要治的,而且是古今医家的大任——尽管较之“治未病”有 “亡羊补牢”的遗憾。

  《内经》涉及“不治已病”“治已病”的篇章未明确“已病”“未病”标准,但不可就此断定中医学关于“已病”“未病”就没有标准。在今天如果不做特别的场景限定,“已病”与“未病”的标准已不再是《内经》的标准、中医的标准,而是涵盖中西医学,将涉及两个相应的医学体系的诊断方法,与各个具体的从医者及患者有关。

  理论上,无论中医还是西医,“未病”和“已病”分别不是绝对的。在理论上,一方面如果仅将“已病”“未病”的理解停止在语意和表述逻辑上,可直接断言:非“已病”,即“未病”;另一方面,机体是一个时间上连续的过程和空间上结构紧密无间的整体,“已病”还是“未病”,无论从时间的连续性,还是从空间的无隙状态都难以确定二者的绝对界限。或者说,机体并不存在患病抑或健康的绝对界限,而往往处在一个连续的变化和动态中。所以,理论上“已病”“未病”的绝对界限难以确定。

  “未病”“已病”的中、西医标准都有操作上的局限性。西医学注重客观证据的科学性,其“已病” “未病”标准主要依据客观发现的证据。这个体系标准的特点就是依据客观发现而确定的诊断指标,而且每一个疾病的诊断标准是具体的,标准和证据链条的联系是缜密的。尽管如此,科学认识、现实设备及执行医生主观能力的局限性都会影响已病、未病的判断,影响诊断结果。

  中医的“已病”和“未病”标准,理论的表述比较复杂。尽管有“望而知之”的操作上的简单性存在,如《素问·脉要精微论》“切脉动静而视精明察五色,观五藏有余不足,六府强弱,形之盛衰,以此参伍,决死生之分”,《灵枢·终始》“所谓平人者,不病也。不病者,脉口人迎应四时也,上下相应,而俱往来也,六经之脉不结动也,本末相遇,寒温相守司,形肉血气必相称”,等等,似乎总不外“阴平阳秘”“九候若一”,但在实践中,人人可行的“察色按脉”,最终却可能以“视而不见”了结。依赖于医生主观能力的诊察、判断,也不是时时、人人都可以给出“未病”抑或“已病”的绝对明断。

  无论中医还是西医,现实的医学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已病、未病在任何标准下,都不可能总是绝对正确和一成不变的。

  对以主观“不适”为主诉的状态,现代医学还未建立“疾病”客观诊断的指标,故冠之以“亚健康状态”,以表达对这一非健康态客观性的认可。“亚健康状态”的定名,说明现代医学对“已病”“未病”绝对分野的模糊。与“亚健康状态”作为疾病诊断缺位同时出现的,是现代医学对实施医学干预的依据和措施的缺乏。这被中医视为自身介入的时机,有人据此把亚健康的治疗放在了中医“治未病”的名目之下。从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重点项目中“中医‘治未病’及亚健康中医干预研究”立项来看,这一观点已被广泛接受。

  然而,统观现代医学意义上的“亚健康”(可能具有呼吸、消化、神经等多系统、多器官的症状,涉及及生理与心理方面,约有30种症状 [3]),就不难发现,现代医学是因为自身缺乏相应的客观检测指标和相应的标准,亚健康的病态才成为它的“亚健康状态”,成为现代医学标准下的、没有客观发现(应该是没能客观发现)的“未病”。而上述“亚健康状态”的任何一种“症”在中医标准下都符合中医“已病”的诊断了。故不可认为现代医学将“亚健康状态”归入其标准下的“未病”,就等同于中医标准的“未病”。因为二者的尺度、标准、方法都存在不同。在亚健康状态面前,与现代医学相比,中医学的优势是具有充足的实施医学干预的理由及丰富而有效的方式;中医学对亚健康状态给出的“已病”的诊断,使得其干预更迫切和及时。中医干预亚健康是其特长,属于中医“治未病”谋略智慧的“既病防变”“既病防甚”,显然是“亡羊补牢”的后发法治病。这个认识无损于中医对“亚健康状态”干预的贡献,同时提醒人们应检讨自身在哪些方面违背了中医保持健康的摄生法则。

  秦立新.“已病”“未病”议第1期更多的现代人意识中存在中、西两个参照系和相应的判断标准,无论他们是否已经自觉到。在他们思考诸如“未病”的概念、标准时,“未病”已经具备传统和现代医学的两个标准了。就是说,此“未病”而非彼“未病” 了。对此医学标准的双重状态,学者必须清楚,而且应该让参与讨论的人也清楚。中医以为,亚健康的状态是因违背中医养生法则(饮食有节、起居有常、劳逸结合等)所致,亚健康状态是中医不折不扣的“已病”。但在实践中,“未病先防”和“已病后治”不存在方法上的对立,气功、体育锻炼、饮食调节、中药、针灸等,只要适人、适时、适度,都可。

  基于以上讨论可以看出,寻求“已病”“未病”的真意,不必对《内经》的“已病”“未病”语义做超乎寻常、甚至貌似“独辟蹊径”的演绎。《内经》直示了未病先防的摄生保健原则及已病防甚的先早期治疗原则。中西医学都有自己“未病”“已病”的标准,彼此不同。“亚健康状态”的出现是现代医学现行疾病态诊断标准缺失、干预乏术的表现。“亚健康状态”不对应传统中医的“未病”,或者“已病”与“未病”的中间态,而是确定的中医“已病”。“亚健康状态”是在现代医学体系中,在未来新的检验指标确定后,可能会升格为“已病”。对亚健康的调治可以按中医地道的中医法则进行,但不能把调治的有效性视为将现代医学“亚健康状态”对应中医“未病”的依据,虽然亚健康调治可以归为“治未病”的“既病防变”或“已病防甚”。

  现代医学不是中医存在的理由,所以不必从现代医学的缺位缝隙寻求中医空间。中西方两种医学一直在独立地运用各自的概念和理论总结、提高、丰富对生命过程的认识并发现规律,简单、机械地将它们对等,于医学及其研究对象均徒劳无益。建立在彼此了解基础上的中西医结合才是可能和可行的,也是必须的。中医现代研究中简单的中西医对位的结论越少越好。因为这样的结论越多,中西医的特点就越模糊、甚至混乱,草率、苟且的结论更不利于任何一方。中、西医学方法和标准各具特色,二者的结合才是患者的福音,这一点始终应该在研究者的意识中;惟其如此,两个理论体系的比较,临床上的互相借鉴才能名正言顺,才能提高疗效,二者的合作才更富临床实践意义。

  [1]徐雯洁,王天芳,李力,等.试论中医研究亚健康状态的优势[J].2008,31(1):7.

  [3] 于雅婷,陈飞松.亚健康与中医的“未病”[N].中国中医药报,2007-02-09.

  健康教育学以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为研究对象,是医学与行为学科相结合的边缘学科,贯穿于现代医学各学科的实践中。健康教育学课程的开设旨在帮助健康教育者面对不同层次背景的对象,选择有效的健康教育方式,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活动,促使个体改变不健康的行为方式与生活习惯,同时提高疾病管理技能。健康教育在疾病管理中的重要性日益显现,已成为提升全民健康素养、增进国民健康的重要手段。随着当前对健康教育人才需求的不断增加,对课程教学的关注也日渐提高。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健康教育学课程开设情况的相关文献,对比国内外课程的发展历史、师资力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并分析发达国家健康教育学课程教学中值得借鉴之处,旨在为进一步完善国内健康教育学课程教学提供建议。

  发达国家的健康教育理论和实践发展起步较早,“健康教育”一词在20世纪70年代就出现于加拿大的公共卫生文献,作为预防医学重要组成部分的健康教育在全球迅速发展,学科体系逐步形成。此后,健康行为理论的兴起推动了西方健康教育学科的进一步发展。在西方各国中,加拿大被公认为国际社会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倡导者,加拿大政府于1974年发表里程碑式的政策性宣言——《加拿大健康新展望》,是西方国家政府第1次以官方文件的形式提出“健康促进”作为国家战略。1979年,多伦多大学创建加拿大首个健康促进专科学位。20世纪90年代,西方健康教育学的发展进入快速发展阶段。1991年,美国的126所医学院校中有65%专门为学生讲授个体患者的健康教育技能,有74%向学生提供社区健康促进课程[1]。德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注重以行为为导向的健康教育学,重在提高学生的自主性和课堂的时效性[2]。日本是亚洲地区较发达的国家,1991年,大阪大学健康体育部教授大河内寿一就曾指出开设健康教育学课程的必要性[3]。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初在医学院校开始创立健康教育专业。1991年,天津师范大学开设了专业大专班,之后上海、江苏、北京、广东等地也相继开设健康教育学课程,当时健康教育学课程主要开设于卫生学校等专科学校。华西医科大学、北京医科大学、同济医科大学等高等学府相继创办了健康教育的专科学习,开展了健康教育专业队伍建设[4]。1993年,健康教育学曾作为“预防医学类”、“预防医学专业”下的一个专业方向进行设置。2002年原国家卫生部教材办公室将健康教育学列入规划教材编写计划,2004年,第1版《健康教育学》出版。近年来,随着疾病谱的改变,慢性病发病率显著增加,健康教育作为慢病管理的重要手段,重要性也日益提升。“十一五”期间,国家各部委出台了《全国健康教育专业机构工作法案》等相关政策,提出“让每位医生不仅仅是治疗者更是健康促进者、保护者”的目标,开启了健康教育学的快速发展阶段。2016年10月25日,中央、国务院印发《“2030健康中国”规划纲要》,提出“健全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体系”,健康教育作为慢病管理的重要手段被提升到战略高度。2020年6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更是首次以法律的形式明确了健康教育的重要地位,提出要“加强健康教育工作及其专业人才培养”,“医疗卫生人员在提供医疗卫生服务时,应当对患者开展健康教育”。目前,大部分医学院校都开设了健康教育课程。总体而言,历经30多年,健康教育学在我国不断发展,实现了办学层次提高、授课对象扩大、理论性增强和教学手段优化。

  国内外医学院校主要针对护理专业、预防医学、临床医学等医学及相关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开设该课程。此外还有一些综合性高校还对体育教育学专业开设本课程。随着健康教育对象和功能的扩大,以及基层对健康教育专业人员需求的增加,有健康教育专业知识学习需求的人群也日益扩大,除医护人员、公共卫生人员外,还包括营养师和社工志愿者等健康教育从业人员;人员从业岗位包括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和健康管理机构等。这些接受过健康教育学课程专业培养的人才服务于相应岗位,不仅有利于从整体上改善我国专业健康教育队伍的薄弱状况,而且对医疗卫生事业与社会的协调发展起到切实推动作用。

  总体而言,国外健康教育学课程专理论、重实践。健康教育以行为科学为理论基础,如知信行模型、健康理念模型、阶段变化理论等。这些理论于20世纪70年代起源于西方,对健康教育学科发展起到重要影响,因此国外在教学中特别强调行为科学理论及其模型的应用。其次,由于国外医疗卫生体制的特点,教学注重面向社区和基层,如新加坡尤其重视实习期间的社区健康教育[5]。此外,各国的健康教育课程设置结合地方特点各有特色:日本由于历史原因和老龄化严重,有专门的核辐射后遗症防治教育和老年康复护理专业教育;全球范围内,根据疾病发展特点,艾滋病、慢性病和心理疾病的健康教育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国内健康教育学课程的教学内容正逐步优化。主要发展趋势体现在加强现代健康教育理论与健康相关行为改变理论和模型的教学,突出现代健康传播方法和新媒体在健康教育领域运用成果的教学,并且更注重对学生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

  国外健康教育学课堂教学注重以学生为主体,除理论教学外,强调课堂实践。新加坡多采用翻转课堂的形式,即教师在课前给学生大量的学习资料,经过学生自己的分析和理解后,在课堂上进行讨论、交流[5]。德国的教学以行动为导向,教师给学生提供信息并提出问题;学生在得到信息后要自主思考、分析问题,再最终得出结论[2]。日本还经常采用颇受师生好评的角色扮演法,学生们组成4~5人的小组,通过扮演患者、医生、家属等角色在模拟情景中真实体验健康教育学的学习成果[6]。很多国家临床医学院的学生也会在高年级的临床实践中深入康复医院、社区医院对重点人群开展健康教育。我国的健康教育学课程的教学,过去以传统的课堂讲授为主,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单一,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缺少实践,导致许多学生学习后仍不具备开展健康教育活动的能力。20世纪末,随着我国的健康教育学科迅猛发展,学校开始注重教学方法的改革。目前,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角色扮演法等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教学方法逐渐运用在课堂之中,实践教学作为理论教学的补充也日益受到重视。首都医科大学运用整合式教学法,结合案例教学、情景教学、课外实践等手段,发掘学生的思维潜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7];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开展项目教学法,在课堂中导入项目情景、落实项目任务,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8];上海中医药大学与上海市健康促进中心联合,开展情景模拟教学,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健康教育实践,加强学生健康教育实践技能的培养[9]。

  发达国家健康教育学发展时间久远,设置了专业学位,学历教育体系完备,培养了许多专业的健康教育师资力量。如美国有200多所大学或学院设有授予健康教育学士学位的健康教育系,有22所大学和公共卫生学校设有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的健康教育系[10]。我国健康教育学目前尚未设置独立专业,在专业人才培养方面缺乏专业性。师资力量主要由具备经验的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卫生管理学等专业人员构成。这些教师虽然实践经验丰富,但许多并不是健康教育专业出身,理论功底略显不足,因此,专业师资建设任重道远。

  西方国家政府重视健康教育,学科发展的社会基础好。以加拿大为例,早在19世纪80年代,加拿大政府就开始以传统媒体为媒介,开展以传播卫生信息为主的健康教育。1969年,《医疗保健法案》(MedicalCareAct)首次以立法的形式,提出了通过健康促进和疾病预防,提高人群健康水平,降低卫生费用支出的目标[11]。1974年,加拿大政府发表了《加拿大健康新展望》,这是西方国家政府首次以官方文件的形式倡导大力推进“健康促进”作为提供公众健康的重要策略,健康教育被广泛应用于公共卫生领域[11]。在政府的积极推动下,1986年第一届国际健康促进大会在渥太华召开,发表《渥太华》,标志着健康促进理论体系正式建立。健康教育学在西方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政府政策的支持和保障。

  西方国家建立了严格的健康教育从业者准入制度,这一制度对于学科发展具有重要的助推作用。在美国,只有通过CHES(CertifiedHealthEducationSpecialist)资格认证的专业人员才能从事健康教育工作。在加拿大,要想成为专业的糖尿病健康教育者,必须经过加拿大糖尿病教育认证委员会考试认证,并且每满5年要进行资格的重新认定[12]。一方面,严格的专业认证制度保证了健康教育从业者的专业素质;另一方面,这种准入制度也推动了专业教育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与职业准入的衔接,能够提升教学质量。

  健康教育事业在国外的大力发展离不开大批专业人才在这一领域的理论推广和实践传播。回溯到国外的人才培养理念和方法,相较于国内,更多以学生为中心,运用参与式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部分医学院校会特别注重临床见习中面向社区的健康教育,强调实践能力的培养。正是这样的人才培养方式,造就了既具备一定理论水平又具备开展健康教育实践能力的传播者和推广者,推进了健康教育在国外的蓬勃发展。

  目前,各高校主要把健康教育学作为预防医学专业、护理学等专业的专业必修课或选修课。但随着慢性病患病率的提高,健康教育作为慢病管理的有效手段,已经成为广大医学生面对患者的必备技能。同时,随着基层健康教育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对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增加,医学人才培养体系面临着新的挑战。因此,建议医学院校增加课程教学对象的覆盖面,可以将健康教育学作为通识课程开设,使更多的学生能够系统学习健康教育理论与技能。

  健康教育是一项有组织、有计划、有评价的专业活动,健康教育者除了需要具备医学专业知识和技能,还需具备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传播学、行为科学等多方面的知识及良好的沟通能力。我国目前从事健康教育工作的人员很多没有接受过健康教育理论与技能的专业学习或培训,这将限制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上述问题的解决可以通过:①建立健康教育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和培训体系,促进人员队伍的专业化发展;②吸纳志愿者等社会力量,通过培训使其具备专业知识,承担健康教育工作;③未来在各方面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尝试建立准入制度,提高从业人员专业素质,推动专业教育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与职业准入的衔接。

  在当前大学课堂要打造“金课”的时代潮流下,我们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通过慕课、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建设虚拟教学平台等手段来实现课堂现代化。既可以使课程学习不再局限于课堂,鼓励学习者利用碎片化时间开展线上、线下交互学习;又能够扩大课程的辐射面,使得教学对象不仅局限于在校学生,满足临床医护人员、健康管理机构从业人员、社工志愿者等的学习需求。

  中央政治局于2016年8月26日召开会议,审议通过“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指出,当前由于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疾病谱、生态环境、生活方式不断变化,我国面临多重疾病威胁并存、多种健康影响因素交织的复杂局面,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得到有效解决,必然会严重影响人民健康,制约经济发展,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在纲要第九章“充分发挥中医药独特优势”中,全面分析了中医药在预防保健“治未病”方面的优势。治未病是中医预防医学的高度概括,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和愈后防复三个层面,因此实施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大力发展全民健康教育,改善当前居民健康状况,是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抓手,对于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工程有着重要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居民生活水平日渐提高,由于缺乏正确的健康指导,摄入高能量、高脂肪、高盐饮食,少体力活动,抽烟饮酒等不良的生活习惯。再加上城镇、工业、生态环境等因素的不断变化,使得我国正在面临着各种健康影响因素与多重疾病威胁并存的复杂局面。特别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患病率正在逐年上升,例如:、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

  人民健康一直受到政府的高度关注。特别是近十几年,我国的健康领域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正在日益健全,人民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也在持续提高。但是于此同时,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正在影响着人们的生态环境以及生活方式变,这也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了一系列新的挑战。2016年《“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颁布,在纲要第九章“充分发挥中医药独特优势”中,全面分析了中医药在预防保健“治未病”方面的优势。

  习主席一再强调,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下坚实健康基础。“中医治未病”是中国传统医学的理论核心,体现了中医药预防保健的优势。开展“治未病”工作,切实发挥中医药的优势与特色,更好地发展中医药医疗保健服务事业。有利于维护和促进健康,提高人们的生命质量。

  治未病是中医预防医学的高度概括。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典籍《黄帝内经》中明确提出了“治未病”的思想。《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云:“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这段话的意思是说,高明的大夫善于在疾病尚未出现明显症状之前就将病因祛除,如果等到症状严重了再去治疗,这样做就像是口渴了再去挖井,快要打仗了才去铸造武器,不是已经晚了吗?这段话明确提出了中医“治未病”的三个层面,一是未病先防,二是既病防变,三是愈后防复。它对养生保健、防病治病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数千年来一直有效地指导了中医学的防治实践。

  《素问?四气调神论》云“圣人不治以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素问?宝命全形论》云“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指出了世间万物,人是最宝贵的,我们应该珍惜生命,注重养生,做到“未病先防”。《素问?八正神明论》云“上工救其萌芽……下工救其已成,救其已败”,强调要预防为主,有病早治。如何疾病一旦发生,其变化可能是迅速而复杂的,因此必须抓住时机,及时诊断,及时治疗,将疾病消除在萌芽状态或初期阶段。

  医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对“治未病”所涉及的范围有“未病先防”、“有病早治”、“已病防传”、“病盛防危”、“新愈防复”五个方面。

  《金匮要略》云“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因为在生理上,肝脏和脾脏同属“宣泄”和“运化”的器官,具有免疫和排泄的功能,同时又具有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生理特点。肝脏发病必然累及脾脏,因此遏制肝病的恶化,必须“当先实脾”。其中实施“实脾”的措施,就是阻止肝病恶化的治未病手段。

  3.1未病先防:指在疾病未发生之前,做好各种预防措施,以防止疾病的发生。疾病的1xbet体育发生与人体正气充沛与否密切相关,正气充沛则气血旺盛,脏腑功能强健,机体抗病能力强。正如《素问?刺法论》所言“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3.2既病防变:指在疾病初期,正气未衰之时,就要做出正确的判断,从而进行及早的治疗,控制疾病的发展与传变。疾病初期,病情轻浅,正气未衰,容易治愈。如果治疗不及时,则病邪由表及里,侵犯脏腑,使病情愈来愈严重复杂,治疗也就愈加困难。所以要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3.3愈后防复:指的是病愈康复的人群,要做好疾病后期的调养,帮助机体恢复正气。防止疾病再一次的复发。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开展健康教育,“中医治未病”理念指导临床护理工作,实施整体护理健康教育,使患者建立起“未病先防”的意识,能够缩短患者住院天数,减少医疗开支,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将“治未病”理念通过入院宣教、住院指导、定期宣教、出院随访等相结合的方法,强化患者的自我管理,防治各种疾病。

  建立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确保建档内容填写客观真实、统一规范,科学有效。与当地社区卫生服务站建立联系,定期对社区居民进行围产期保健体检、儿童保健体检、老年人健康体检等。在社区居民中进行健康知识宣讲,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老百姓所关心的健康问题。加大健康教育力度,普及健康知识,提高健康意识,使之防患于未然,提高预防疾病的能力。

  在中小学校园普及中医药文化,大力推广健康教育。每个人都要学会自我管理,自预,以阻止“未病”发展成“已病”的情况。开展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可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特点和接受程度,设计恰当的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模式。

  大学生群体是文化传播的主力军。在高校尤其是医学院校的健康教育中导入中医“治未病”思想,不仅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健康观,而且对推广中医传统文化理念也有重要意义。成立大学生健康服务志愿者,大学生健康宣讲团等有意义的社团组织,进班级和各个社区进行健康宣讲。加大健康教育力度,普及健康知识,提高群众的健康意识。

  亚健康状态是指健康和疾病之间所存在的过渡状态,也称为第三种状态或灰色状态。生活节奏、工作和学习压力及环境污染等诸多因素,严重影响着人们的身体,亚健康人数处于上升趋势,尤其是大城市脑力劳动者的亚健康发生率较高。然而,针对脑力劳动亚健康多发的状况,目前还没有系统而有效的护理措施。文献分析了导致亚健康发生的原因,并给出初步预防措施。近年来,循证护理和蒙医护理得到较大发展,但二者结合的研究并不多见。本文结合循证护理与蒙医护理理论,提出亚健康脑力劳动人群循证蒙医护理方法,并通过调查问卷验证的方式证明了所提出理论方法的有效性。

  1.1.1 循证护理理论循证护理是以解决临床问题为出发点,寻找现有的有价值且可信的证据、评价和综合分析所得证据以及正确应用结果,结合患者主观愿望和护理人员的临床经验,制订的适合患者个体需要的护理方法。

  1.1.2 蒙医护理 蒙医护理是以蒙医基本理论为基础,以三根与七素之间的关系,解释人体的各种生理、病理现象,从个人卫生、环境卫生、衣食起居护理、疗术护理,禁忌及服药护理等方面对患者实施护理的方法。

  1.2.1 循证护理和蒙医护理的区别蒙医护理以个人经验为主,以高年资护师指导、经典蒙医理论以及零散的研究报告为辅;循证护理则重视个人临床经验和现存最好研究证据的紧密结合。在护理过程中,蒙医护理以疾病为中心,循证护理则以病人为本。针对某项治疗或护理措施的有效性问题,蒙医护理主要依据中间指标或替代指标,而循证护理关注终点指标,即死亡率、致残率、生命质量及病人的主观感觉。蒙医护理可由个人操作完成,循证护理则需要团队协作,如护护协作、医护协作及不同单位之间的合作。

  1.2.2 循证护理和蒙医护理的联系循证护理和蒙医护理均重视临床证据和文献理论依据,只是在层次、角度及目的上存在差别。

  循证护理和蒙医护理均重视整体观,蒙医护理重视人体的统一性、完整性,内在脏腑器官之间、心理生理机能之间以及人与自然界的联系;循证护理的整体观则表现在实证、临床经验及患者意愿的完美结合。循证护理和蒙医护理均重视患者个体差异,根据患者自身生理心理特点,运用循证或蒙医护理方法对其进行护理。

  综上所述,循证护理起源于西医,重视实证和诊治量化、标准化、客观化及微观化,蒙医护理理论则起源于蒙医,以整体化、宏观化及主观判断为主导,二者既有区别也有联系。

  循证蒙医护理是指以循证护理为主,以蒙医护理为辅的护理新方法,其主要思想是寻找现有最合适的科研成果,将其与蒙医护理方法和护理人员的临床经验相结合,根据患者的自身生理和心理特点及主观愿望,制订出适合患者的最佳护理方法。下面我们将循证蒙医护理应用于大城市科研人员的亚健康护理中,验证其有效性。

  脑力劳动人群是亚健康高危人群,其工作特点和心理因素是亚健康高发率的主要原因。脑力劳动人群常常处于严重睡眠不足状态,此状态可使人出现精神紧张、失眠、反应迟钝、记忆力下降、免疫力下降等亚健康症状;竞争激烈、快节奏的工作环境、繁重的工作任务以及职称晋升等导致脑力劳动人群心理压力过大,从而出现自我评价降低、工作效率下降、挫折感增强、食欲下降、脾气暴躁、易发怒等亚健康症状;另外,久坐不动、久用电脑也会引发视力疲劳、腰部和下肢肌力失调、心功能减弱等。

  针对脑力劳动人群的上述特点,融合循证护理和蒙医护理,制定出其亚健康状态循证蒙医护理方法如下:

  ②在此基础上,增加蒙医护理方法,根据临床经验。将两者有效融合,增强亚健康护理的有效性。蒙医护理方法包括:饮食护理:根据患者的年龄、体质、亚健康症状的特点,采用因人而异、因时制宜的辨证配餐方法;起居护理:办公和家庭环境尽量做到肃静、干净整洁、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且每天要保证最低6小时睡眠时间,工作要劳逸结合;心理护理:以和蔼可亲的语气引导病人消除心理障碍、增强信心、保持心胸舒畅、心态平和、乐观愉快,从而治疗或抑制三根失调气血不和而引发的亚健康;时序护理:根据气候变化、季节交替,制定不同的护理计划,避免外部侵袭加重亚健康状态。

  ③通过调查问卷、电话或面谈等方式,了解被护理人员的主观意愿,告知他们护理的全部方案、过程细节及其负面影响等,根据被护理人员的要求适当调整护理方案。

  本研究采用调查问卷法,针对北京市5所科研院所的500名科研人员,采用自制的“科研人员健康状况及工作满意问卷调查表”进行抽样调查。所选人员男性为70%,女性为30%,护理干预前后各发放问卷1次,每次500份。

  具体调查方法:发放调查表之前,先对被调查对象进行有关亚健康状态的起因、危害及防范措施的知识培训,然后对表中内容进行讲解指导,要求认真填写,并回收已填调查表;然后分析调查问卷,对被调查群体进行循证蒙医护理1年,再发放第二次问卷并收回,对比两次调查结果,验证所提出循证蒙医护理理论的有效性。两次回收有效问卷分别为500份和496份,两次调查的比较结果如表1所示。从表1的数据易看出,通过循证蒙医护理干预后,亚健康科研人员人数明显减少。

  本文在详细分析我国脑力劳动人群工作和心理特点的基础上,针对其亚健康状态,融合循证护理与蒙医护理理论,提出一种循证蒙医护理新方法,采用调查问卷验证的方式证明了所提出理论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所提出方法对科研人员的亚健康状态具有较好的疗效。

  [1]曹田梅,张庭基,张李兴,等.非体力劳动者睡眠时间与亚健康调查分析[J].西部中医药,2012,25(3):52—54.

  [2]张正霖,张艺馨.我国知识分子队伍的健康危害及预防措施[J].陇东学院学报,2011,22(2):141—143.

  [3]陈广娣,张燕平,王旭山,等,循证护理在亚健康护理人员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护理版),2008,4(6):34—36

  [4]田玉智,贺彬.殷秀伟.循证护理在高职高专妇产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医学信息,2012,25(7):35—36.

  [5]何克志.循证护理的理论与实践程序[J].护理学杂志,2002.17(12):945—947.

  [6]于法,赵迎春,高霞.循证护理在心血管病人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症中的应用[J].护理进修杂志,2007,22(1):31—32.

  [7]王梅兰,王兰英.浅谈亚健康状态的蒙医护理[J].内蒙古中医药,2007,4(11):35—36,

  [8]董连荣.蒙医护理发展现状及其思考与展望[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4,10(4):45—46.

  [9]李高娃.蒙医护理简介[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4,1(1):44—45.

  现在公认的世界卫生组织的健康定义没有超出健 康就是没有病的范畴,或者说健康是身体处于一种完 好状态,因此,除一些狭义的健康模式以外,还没有见 到关于整体健康状况的健康模式。现在的健康定义离 不开疾病,有病就需要医疗,所以经常说到医学模式。 现在的医学模式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改进。医学模 式又叫医学观,现在倡导的医学模式是生物-心理-社 会医学模式[1]。

  1992年世界卫生组织(WHO)进行了一项国际研 究,4年后在1996年提出的报告中明确指出:“目前医 学的发展是在全世界制造供不起的、不公正的医学”, 现在许多国家已经走到了可供的边缘。

  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中医药大学校长陈凯先 说:我国个人年均医疗费用的支出已由1980年的14.51 元上涨到2006年的512.5元,26年增加了30多倍,这还 是在有人得病不看的情况下。当医疗费用增长超过经 济增长,不管买单的是谁,其前景都是危险的。

  以全世界经济最发达、科技最先进、人均卫生投 入最高的美国为例,1980~1990年美国的医疗费用从 占GDP的1.2%上升至11.5%,增长了近10倍,2006 年美国医疗费用已占GDP的16.8%。按这一趋势, 有预测认为,2028年美国的医保体系的费用将无法 满足。

  奥巴马总统2009年6月15日在美国医学会年会上 发表演说时警告说:“现有医疗系统是美国联邦预 算的‘定时炸弹’,不改革……难免破产命运”。

  健康的定义所致。很明显,医学模式是跟着健康 定义走的。较早的健康定义为躯体没有病,对应的医 学模式叫生物医学模式。健康定义改进为躯体、心理、 社会适应都处于完好状态(即没有病)后,相应的医学 模式改为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即现代医学模 式。尽管它比生物医学模式有进步,但因为健康的定 义没有超越“健康就是没有病”,相应的医学模式就必 然是以治病为中心,采取一切方法、不惜代价进行疾 病(包括心理疾病和社会适应问题)的治疗,医药费的 恶性膨胀就不可避免。

  世界卫生组织分析认为,现在的医学模式是“错 误的医学目的,必然导致医学知识和技术的误用”。

  “考虑到医疗服务可以获得巨大利润,情况尤其如 此”。结果是,在疾病得到有效治疗的同时,看病贵和 过度医疗很难避免,并且会大大增加药源性和医源性 疾病。有报导说药源性疾病已成为列在心脏病、癌症、 肺病、中风之后的第五大疾病。美国每年因服用化学 药品而伤残、致死的人至少150万人。还有报导说,世 界卫生组织近年来统计,在临床发病率中,约有30%属 于药源性疾病。

  本文提出关注人体整体状况的健康模式新理念, 是基于笔者提出的健康新定义^,因此先简要介绍一 下健康新定义。

  其严格定义是,健康是在不同健康活力和伤害因 素的共同作用下,人呈现出的各种状态的统称。当健康活力占主导时,称为健康好或健康水平高,当伤害 因素占主导时,称为健康差或健康水平低。它具有生 理、心理、适应社会、适应自然等方面的内涵。

  它的通俗定义是:在某些特殊场合,“健康”的含 义只是定性地表示健康状态好或更好(表示更好时 可以加“更”字)。例如,祝您健康,就是祝您健康状 态好或更好。

  2. 2健康新定义(主要指其严格定义)与WHO健康定义(简 称原定义)的主要区别

  新定义含盖所有人,原定义很难找到完全满足条 件的人。新定义是基于立足人的宏观整体,重视微观 (现代医学),而且增加了中医“天人合一”的内涵。原 定义是查明各个局部是否全都处于“完好”状态,实 际上几乎不可能。

  新定义包含从好到差(或差到好)许许多多的状 态。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把健康分成若干级,便于统 计、评价、比较、分析、制定健康发展规划等。原定义 只有一种状态,理论上无法分级。虽然可以加上亚健 康和病人共分成3级,但是由于理论的缺陷,在实践 中难以界定,不利于应用。

  新定义中,健康是由健康活力和伤害因素来决定 的。它们的关系很像中华文化中的阴阳关系,你中有 我,我中有你,可以此消彼长,所以健康是可以变化 的。因此,人们可以通过科学的方法,来提高或保持 自己的健康(水平)。这也在逻辑上为现在大力倡导 的重视预防、健康管理、中医“治未病”等找到了理 论依据。原定义是身心的一种理想状态,无法改变, 现实中也很难找到。

  根据健康新定义,健康涉及所有人,而且每个人 的健康水平都在不断改变。人们应当采取科学的方 法和正确的手段,尽量使健康状态向好的方向发展, 而不向或减慢朝坏的方向变化。这就是本文提出的 健康模式。

  人们的健康(健康水平高)就是幸福、就是生产 力、就是财富。本文提出健康模式的目的是提高全体 人民的健康水平。在此健康模式中,民众是健康的主 体,是增进健康的受益者,直接的参与者。只要向他 们讲明道理、教方法,并进行正确引导,充分调动他 们的积极性,利用他们的丰富经验,发挥他们的聪明 才智和无穷的创造力,增进健康的目的就能够达到, 有利于“把我国建成健康强国”。

  健康离不开医学、生理学的理论、知识,为强调医 学的重要性,并阐述笔者对医学模式的新观点,提出 了健康-医学新模式。

  健康管理的主要含意是对个体和群体的健康状 况进行监测、分析、健康风险评估,给出提高健康水平 的意见、方法并予以实施⑷。健康管理是一门新兴的 科学,本身就是一种先进理念。有人说21世纪是健康 管理的世纪。这里要强调的是,健康管理一般不涉及 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过程。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是临床医 生的工作。

  生活方式和行为对健康起的作用是60%,这就是 很多专家说的健康的60%掌握在自己手中。而动用了几 乎全部的医疗资源和经费,对健康只起到8%的作用。 也就是说,如果通过健康管理,能提高20%的作用,对 健康的贡献就增加了 12%,是医疗贡献的1.5倍。而所 用的人力物力将远低于医疗费用。

  健康管理可分为对群体的健康管理、自己的健康 让别人(健康管理师或保健医生等)来管理、健康自我 管理等。群体的健康管理要靠组织和领导,自己的健 康让别人管理主要是官员和富人。对于普通百姓,最重 要的是做好健康的自我管理。

  医学的作用不能低估,但必须以先进的医学理念 为指导,西医强调治病救人为宗旨,白求恩、林巧稚、 南丁格尔等耳熟能详的、使我们敬佩的医护人员数不 胜数。他们不仅医术高,而且一心为了病人的高尚品 德应当发扬光大。“仁心仁术”是中医学的精神境界。

  “仁”的意思是“仁者爱人”。它们都是强调医生要把 病人的病痛看作是自己的病痛,处处全心全意为病人 着想,用自己的高超技术解除病人的病痛。医生要为 人服务,而不是为病服务,更不是为钱服务。

  重视疾病的预防。尽量让人不得病、少得病。中医在 2000多年前的《黃帝内经》就提出了 “治未病”。近年来,

  的科学研究;宣传投入1元钱的疾病预防可以节省8.6 元的医疗费和100元的抢救费用等。

  中医重视人的整体性和与内外环境的和谐,崇尚 “天人合一”或称“天人相应”。追求人与自然和社会1xbet体育、 以及人体内部的和谐,笔者认为是完全正确的,这也 是健康新定义中增加了适应自然的原因。西方一些国 家近年来对“自然医学”越来越重视。相信人体本身的 自然愈合能力,整体化治疗原则,即人是一个由躯体、 精神情绪、心智、社会性和其他因素构成的整体。可见 这与中医“天人合一”、“整体观”的思想是基本一致 的。

  现在和未来,离开现代科学理论和技术必将一事 无成,涉及健康的问题也是一样。在医疗上,只要想一 下近年来我国在疾病治疗方面的巨大成绩:基本消灭 了严重传染病,战胜SARS。使用先进的诊断方法和设 备使许多疾病能够很快确诊,研究出特效药、微创手 术有效解除病痛,现在迅速发展的精准治疗等,都是 人类的宝贵财富。

  目前以西医为主导的医学模式出现的一些问题, 不是西医采用了先进技术造成的,而是一些人为了谋 取利益使用了不正当手段造成的。例如,一些商家利 用医药谋取暴利,一些医生的金钱欲望使其故意多开 药、开贵药、进行过度医疗、甚至弄虚作假(如改化验 单)等。

  在健康管理、科学养生方面,同样需要先进的科 学技术。健康状况的监测、分析、评估,制定方案、方 法并予以实施,都需要先进的医学仪器和计算机技 术。健康知识的传播、人们健康素养的提高,离不开现 代传媒。

  对于弘扬中医,笔者认为,第一是中医的先进理 念,要继续发扬。第二,现代医学(最好不叫西医)中 的许多先进的理论、方法和技术,是物理、化学、生物 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各学科发展的成果,它们多数是 被西医先使用了,但决不是西医的专利,中医同样可以 使用。正如邓铁涛老教授所说:“过去认为医学只是自 然科学,是生物医学,现在才加上心理与社会,是一大 进步,仍不够。” “中医是天、地、生、文、史、哲、艺术 的综合体,多学科相合才能帮助中医之发展”》中医要 尽量吸纳、利用所有先进的理论、方法和技术,使其得 到快速发展。同时也要警惕有人利用中医来谋取不正 当利益。

  全体人民的健康,或许是我们遇到的最重大、最 复杂的问题。要在这个问题上有所作为,没有先进的组 织管理、没有严格的规章制度、没有与时俱进的实施 方法是不行的,没有大笔的经费同样是不行的。这些 都需要发挥政府的作用。所以政府先进的科学管理并 给予经费保障,是新模式实施的重要前提之一。

  《健康研究》(双月刊)创刊于1978年,由杭州师范大学主办。以创办高水平健康医学学术期刊为目标:崇尚科学、服务社会、注重学术创新、关注学科发展及学术前沿,繁荣学术、促进交流。它将以引导性、前瞻性、学术性、实践性展示我国健康医学及相关学科的教学与科研工作者研究成果,促进健康医学科技发展,为创生新理念、新模式、新学说铺路架桥。

  当今国际医学界的共识是:最好的医学非治好病的医学,而是使人不生病的医学;最好的医生不应只是把病治好的医生,更应是使人不生病的医生。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健康理念的更新变化,医疗模式由传统的单纯疾病治疗逐渐转变为预防、保健、治疗、康复相结合的新模式。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一项全球性调查显示,全球线%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1]。亚健康状态具有双向性,容易转化,若采取正确的处理则向健康状态转化,若不采取措施或采取错误措施则往疾病状态转变。然而,由于临床目前尚缺乏针对亚健康状态的系统干预措施和手段,医护人员面对亚健康状态者时往往无所适从。中医“治未病”来源于先秦诸子的防患于未然的哲学思想,源自《难经》及《黄帝内经》,是中医学重要的预防思想和原则。《素问·四气调神论》曰:“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此语中的“未病”即包含了亚健康状态。因此,中医“未病”与亚健康之间存在诸多关联,但治“未病”与治亚健康并不是等同的,两者有不少本质的区别,很有必要厘清两者的关系。

  归纳历代中医学家所强调的“未病”是个较笼统的大概念,根据古代中医文献,“未病”至少包括三层含义。其一为未患病的健康状态——“平人”,也就是今天人们所说的健康者,为机体的最理想状态。此含义源自于《黄帝内经》记载的“阴平阳秘”之人——个体没有疾病,内在脏腑气血功能有序,心身机能协调,此外还涉及“人与天”(即个体与外界环境)的适应与和谐。故“未病”包括健康者。其二是邪伏而未发病的状态,即“未病之病”。唐代孙思邈《千金要方·论诊候第四》[2]记载了“欲病”之说:“古人善为医者,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若不加心用意,于事混淆,即病者难以救矣。”此处进一步提出了“未病之病”的概念。很明显,这里的“欲病之病”者,已非传统意义上理解的“平人”,而是指潜在的、有可能生病的未病之人。因此,也可以说它是现代亚健康概念的滥觞,构成了当前通常被称作“亚健康”者的主体。其三是指已病状态下的“未病”,即机体已出现病理状态,但尚未进一步迁延发展,对于将要被累及的脏腑来说,尚属“未病”。正如《伤寒论》与《难经·七十七难》所言:“所谓治未病者,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与脾,故先实其脾气,无一令得受肝之邪,故曰治未病焉。”很显然,这些是临床治疗学所必须关心的内容,而非今天亚健康概念所涉及的对象。

  当今社会对健康的认识,已从单纯的躯体健康发展成为包含心理健康、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及后来扩展的生殖健康、道德健康等全面的健康认识。亚健康是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存在着“第三状态”,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由前苏联学者Berkman提出来的。“亚健康状态”为我国学者提出的“中国式”名称。目前,国内外对亚健康暂无公认的统一定义。有人指出,亚健康状态是指人体偏离了健康状态但尚未达到疾病状态的中间状态,即经临床医生系统检查后未发现有躯体疾病,而患者自身确实感觉到了躯体和心理上的不适状态[3]。据我国抽样调查结果显示[4],我国约60%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尤以中年群体为主,约占48%-50%。亚健康状态在城市居民、知识分子、青年学生、机关干部以及军人中普遍存在。据统计,目前我国高级知识分子、企业管理者的亚健康状态比例高达70%。为此,亚健康的防治对于维护人类健康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知,中医“未病”与亚健康本是两个跨度相距2000多年的概念。亚健康是现代文化与社会发展的产物,是在健康观念的转变、医学视野的拓展及医学模式更替基础上提出的新概念。很多人片面地认为亚健康就是中医的“未病”,亚健康的防治等同于中医的“治未病”,这些都是非常错误的。显然,中医“未病”包括无病的健康状态、亚健康状态以及已病未传状态三个方面,亚健康状态只是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而非全部,因此在防治上也是不一样的。亚健康注重的是采取措施防止其往疾病方向发展,使其向健康转归。而“治未病”则是根据事物运动的特点出发,不仅包括未病先防,也包含了非显性疾病的治疗,且注重调理疾病临床前期的先兆症状,涵括了病中和病后身体、心理的整个过程。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逐渐重视以预防为主的医学思想,“不治已病治未病”的观点更显示了它独特的优越性。中医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治未病”的理论与实践对亚健康的干预具有明显的优势,也为亚健康的干预提供了丰富的手段,如情志调摄、饮食调节、运动功法、起居养生、经络穴位保健等。总之,中医独具特色的诊疗体系优势弥补了西医在防治亚健康方面的不足,能充分发挥其积极有效的作用。开展和推广中医“治未病”方法与技术的研究,对祖国传统医学的继承发展及创新与预防疾病、提高国民健康水平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陈青山,王生涛,荆春霞,等.应用Delphi法评价亚健康的诊断标准[J].中国公共卫生,2003,19(12):1467-1468

  [2]何裕民,沈红艺,倪红梅,等.亚健康的范畴研究[J].医学与哲学,2008,29(1):2-4

  20世纪50年代,因国际公共卫生项目在第三世界国家的推广遭遇极大的文化阻力,人们开始认识到卫生健康不仅是一个技术问题,而且是一个社会文化的问题,既受生物性因素影响,也受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人类学由此介入卫生健康的社会文化研究和项目推广中,成为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必须具备的素养之一。

  1.1多元文化背景下社会卫生健康促进的需求人类卫生健康促进越来越成为全球化的问题。因生态环境的恶化、贫困、战争、性别歧视、种族偏见、人口增长等导致的卫生健康问题已经跨越国界,成为世界性问题,必须通过国际间合作才能解决,这就意味着不同国家、民族、阶层等各种文化的碰撞必然发生。换句话说,这些世界性的卫生健康问题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问题,首先是文化层面的问题,因为跨越文化障碍,达成多元文化间的理解与尊重,是合作的前提。此外,我国本身也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在不同的环境下,形成了游牧、稻耕、狩猎、海洋等截然不同的文化,对卫生健康具有不同的认知和应对方式。在这种多元文化的社会背景下,预防医学专业人才不仅要具有本专业知识,还要学会用人类学独特的文化视角去考察不同的卫生健康文化,才能了解疾病发生和分布的社会文化根源,认识不同卫生健康模式的价值。

  1.2预防医学学科发展的趋势和要求预防医学主要研究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是利用生物医学、环境科学、社会医学等理论和方法,揭示疾病发生和分布,以及影响健康的各种因素,从而制定各种预防措施,增进人类健康,延长寿命,提高生命质量。显然,预防医学不仅仅局限在医学范畴,还广泛涉及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需要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等多学科的协作,即不仅要依靠自然科学理论和技术探究生物学原因,还要运用社会科学理论和技术探究其社会文化原因。并且,预防医学不是一门静态的学科,层出不穷的社会卫生健康问题以及人们对卫生健康生活的需求,是预防医学学科发展的动力,它随着社会卫生健康生活的变化而不断发展。而人类学在这方面恰好可以提供很好的研究视角和技术方法,人类学的田野工作,能够最直接、最有效地感受和发现这些变化,从而提出各种新的卫生健康问题,成为预防医学研究的新课题、新方向,促进学科的不断发展。预防医学可以通过与人类学的交叉融合,拓宽学科视野和边界,丰富自己发展的养分,从而发掘学科新的生长点,这是学科创新的有效途径。

  1.3预防医学专业人才人文精神培养的需要在科学至上的理性主义,以及还原论、主客二分的现代哲学思维的影响下,医学领域中,科学与人文经历了长久的分离。人们已经忘记人类卫生健康的文化意义,而将其作为孤立的系统、器官进行纯粹生物学的病理解释,并用通过一套统一的技术流程加以处理,人的情感、价值观、愿望、态度、文化等被技术遮蔽,导致卫生服务的异化和人文关怀的缺失。随着社会-心理-医学模式的发展,对人类的心理、精神、文化的关照,成为卫生健康服务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这对预防医学专业人才的人文素养提出了很高要求。人类学是对人及其文化的研究,它能够帮助我们更深刻地了解人类卫生健康行为的文化内涵和意义,从而赋予人类生命健康以更为人性化的关怀。通过人类学的学习,无疑是提高预防医学专业人才人文精神的有效途径之一。

  2.1观念的转变:人文精神的树立与多元文化意识的觉醒观念决定行动。人类学的整体观打破了狭隘的科学主义、主客二分的思维模式,重新将被生物医学分解了的自然属性的人和社会属性的人统整于一体,认为人类健康是身体、精神、心理的统一,三者相互依存、互相影响,必须对人类的情感、价值观、信仰等精神文化层面因素给予高度关注,只有这样才能使人们的卫生健康服务更具人文关怀、更人性化。特别是在一个多元文化的社会背景下,更要秉持人类学文化相对论的观点,即“每一种文化都有其独创性和充分价值,一切文化的价值都是相对的,是平等的”[1],不同文化之间要相互尊重,要认识到多元文化的价值,即它们是各民族人民千百年来在生产生活中的积累和创造,不仅丰富人们的生活,而且是社会发展与创新的动力和资源,是人类共同的财富,如每个民族不同的卫生健康模式和医药资源等,可以相互补充,开发多元化的卫生健康模式。

  2.2知识结构的完善:人类学知识和理论的丰富预防医学问题的解决是综合利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等知识的结果,涉及众多学科领域的知识、理论、技术和方法。当前医学生人文素养缺乏是我国医学教育的一大缺陷,而“一切文化意涵均为人类学所关注”[1],人类学的跨文化视角、普同论、全貌观、整合论、适应论和文化相对论等理论,对于研究与解释人类卫生健康的社会文化根源具有重要作用,因此,预防医学专业学生应该丰富人类学知识和理论,形成多学科交叉渗透的、立体的、宽厚的知识和能力结构,这有利于开拓其视野和思维,学会从多学科视角去分析医学问题,为创造性解决问题提供更多选择或思路。当前,我国预防医学专业中人类学课程的设置并不普遍,特别是一些地方医学院校。因此,有必要将人类学课程纳入预防医学专业的课程体系,甚至作为一门必修课,以提高学生对课程的重视和学习的积极性,完善他们的知识结构。

  人类学课程不仅要以一门理论课程的形态而存在,在很大程度上要以综合活动课程的形态而存在,要在真实情境下解决问题,提高预防医学专业人才的综合实践能力。田野调查:社会实践的必要技能。田野调查是经过专门训练的人类学者亲自进入某社区,通过直接观察、访谈、居住体验等参与方式获得第一手研究资料的过程。预防医学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它的工作场所不仅局限在实验室里,更应该在社会生活中。人的卫生健康与环境息息相关,预防医学的各项研究需要大量的实地调查,实验室研究主要揭示其生物学影响因素,而对于社会文化因素,通过人类学的田野调查更具效果。只有自然科学方法与社会科学方法的结合才能全面揭示健康与疾病的原因,如克莱蔓关于精神病的跨文化研究就是很好的典范。

  田野调查独特的主位与客位的研究视角,能够开拓思维,更全面的解释事物的深层结构和根由,洞察现象后面的本质;田野调查长期居住、参与观察、深度访谈等研究方法,可以帮助研究者跟踪研究对象,发现事物发展的历史、轨迹,更接近生活、接近事物的本真,获得真实的、第一手资料,而且调查获得的第一手资料往往是调查者独有的,对于创造性的开拓学科的前沿研究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并且,田野调查本身就是一个探索性的过程,研究者必须在一个具体的情景下,针对问题,进行假设、调查研究得出结论。而面对千变万化的环境,研究者只有充分发挥主动性和独创性,才能有所突破,创造性的解决问题,这是培养预防医学专业人才科研创新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p#分页标题#e#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历史传承源远流长,为中华民族健康、振兴中华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功勋,留下了永久的辉煌。目前,国内外学习中医药、运用中医药预防和治疗疾病,再显中医学魅力,深得群众认可。其中医药的核心理论,就是以朴素的唯物主义“辨证论治”和“整体观念”为主体。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是传统医学对疾病的一种特殊的研究和处理方法,又称“辨证施治”。它包括辨证和论治的两个过程。

  辨证即是认证识证和诊断疾病的过程。证是对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病理反映的概括,包括病变部位、原因、性质以及邪正关系,反应这一阶段病理变化的本质。因而,证比症状更全面、更深刻地揭示疾病的本质。所谓辨证,就是根据四诊所收集的资料,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病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

  论治又称施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辨证和论治是诊治疾病过程中相互联系不可分离的两个部分。辨证是决定治疗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治疗的手段和方法,通过论治的效果可以检验辨证的正确与否。辨证论治是认识疾病和解决疾病的过程,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体现,是理法方药在临床的具体运用,是指导中医临床工作的基本原则。

  我县中医药工作紧紧围绕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庆市中医药管理局等部门,对新形势下发展中医、振兴中医药工作的要求,以中医医疗机构等级评审、医疗质量万里行、中医医院管理年和“三好一满意”,中医中药进社区等活动和建设为载体,着力构建与和谐社会相适应的中医药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络,促进了全县中医药事业可持续、和谐、健康发展。

  2002年10月我县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为“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2012年9月底又通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复核验收工作,被授予“全国农村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的称号。

  中医学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实践证明,中医与西医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维护和增进人民健康,已经成为中国特色医疗卫生事业的显著特征和独特优势。

  中医医师开具中药处方时,应当以中医学的“辨证论治、整体观念和因人、因时、因地制宜”等学术思想和理论为指导,体现辨证论治的配伍原则,并遵循安全、有效、便捷、经济的原则。

  认真填写医疗机构名称、费别、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或住院病历号、科别或病区和床位号等。

  药品名称(《中药学》规范中药名称)、数量、用量、用法,中成药还应当标明剂型、规格。

  中药处方一直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中药处方格式书写规范》的通知执行和监督管理。

  在全县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范围内,开展《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在居民建立健康挡案管理上,帮助群众获取、理解和处理基本健康信息和服务,并运用这些个信息服务做出准确判断,运用“体质辨识”,帮助居用中医中药保障自身健康,提高中医中药进社区、进乡镇的质量。同时为基层公共卫生服务人员提供健康管理的服务水平、服务效率和服务效能,使健康教育为每一个普通百姓所理解,让居民、健康档案“活”起来。为提高全民族健康素养和健康水平,促进我县健康素养与全民身心健康,促进工作科学和规范的开展,繁荣祖国的卫生事业,大力推进健康城市建设做出贡献。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新时期卫生工作的改革,人们追求更高的生活和生存质量,“以疾病为中心”日益将被“以病人为中心”所代替。现代社会的发展是以人为核心,“以人为本”即以满足人的需求为价值取向。现代医疗质量观逐步深化的结果。人们不仅需要优秀的医疗技术服务,还需要从心理上得到关怀、尊重,因此医疗服务质量被赋予了新的高度和内涵。如何做到以病人为中心,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就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医院以病人为中心是指要在思想观念和医疗行为上,处处为病人着想,一切活动都要把病人放在首位;紧紧围绕病人的需求,提高服务质量,控制服务成本,制定方便措施,简化工作流程,为病人提供“优质、高效、低耗、满意、放心”的医疗服务。

  以病人为中心强调了医院服务工作的主体,体现了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医院工作的根本宗旨,反映了广大病人的需求,代表了病人的根本利益。

  顺应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WHO提出“健康是身体、精神和社会适应处于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新的健康观反映了医学模式的转变,这种转变正是“以病人为中心”的理论基础。

  医院作为卫生行业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一直受社会的极大关注。以病人为中心,大力加强医院的精神文明建设,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对医院的长远建设和发展具有不可低估的现实和历史意义。

  医院“以病人为中心”,就要以高尚的医德、精湛的技术、优质的服务、优美的环境,实现治病救人的目的,这是新形势下的医院主动适应社会环境,坚持正确服务方向,充分履行工作职责,推进医院改革,寻求发展之路的良好举措。

  要建立主动、热情、周到的服务规范,要做到:第一,增强服务意识,改善服务态度。通过转变医务人员的观念,端正其思想认识,改善其服务态度,使之树立崇高的职业道德,把以病人为中心的思想贯穿到医院的各项工作之中。第二,优化服务流程,切实方便病人。医院要根据病人的实际需要,为病人提供一切方便,减少就诊环节,节省病人的就诊时间,切实解决病人在就诊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第三,降低医疗成本,减轻患者负担。医院要站在病人的角度,结合病情需要,根据病人的经济承受能力,做到“因病施治、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收费”。第四,完善医疗服务,提髙服务水平。在就诊过程中,医院要在解决病人日常生活需要上做文章,全力使患者在衣、食、住、行上感受到文明、热情的服务。

  21世纪,世界掀起“中医”热,我国是WTO成员国,在这世界崇尚“中国中医”的国际大环境中,中华医学将肩负攻克疑难顽症,保障人类健康的重任。中国中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是我国医疗卫生工作所独具的特点和优势。古代医家利用中药、丸、散、膏、丹、汤、酊剂来战胜疾病,在21世纪,医学专家用清热、解毒、养阴的中药来预防和治疗“非典型肺炎”,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所以发展中医事业是我国十多亿人民医疗保障的需要,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医疗卫生事业的需要,是发展我国以至世界医学的需要。

  国家为了促进卫生事业发展和学术繁荣,推进医药学术的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