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13日,2024年中华医学会运动医疗分会学术年会在北京召开。本次大会设立了主论坛,及肩关节、膝关节、髋关节与脊柱、康复与护理、医务监督和健康促进、基础研究与新技术6个分论坛。大会邀请了国内外运动医学领域专家从运动创伤、运动康复、运动内科等多个维度探讨运动损伤疾病诊治的新进展,为我国运动医学的发展搭建起沟通与合作的桥梁。
中华医学会运动医疗分会主任委员王健全教授强调,竞技体育服务和全民健康服务是运动医学的两大内容,未来学科发展要进一步完善科室设置、重视健康运动监测与指导、加速运动康复队伍建设、加强与运动队伍的联系、积极开展科普宣教、重视科研和创新工作。他希望运动医学人凝心聚力1xbet体育,协同创新,让运动医学更好地服务健康中国建设,助力全民健康。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张英泽院士以“思考是创新的源泉”为题,阐述了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到内镜逆行阑尾炎治疗术(ERAT)的发展历程,并提出次生损伤的概念;他结合临床诊疗案例提出目前医学尚待解决的问题,鼓励医者在临床诊治和科学研究中提高创新意识。
总医院唐佩福院士就“智能化骨科体系的思考”进行了分享。他指出,人工智能技术、导航技术、混合现实技术等前沿技术的发展强有力地推动了骨科的发展。科学技术发展带来医学诊疗模式的变革,也对医生提出新的要求。他表示,智能化是骨科未来的发展趋势,国际竞争、行业进步、个人发展都离不开智能化;智1xbet体育能化不仅是手术工具的改进,更是理念的改变;智能化时代的创新是在新体系下的发展,而不是对传统体系的简单强化。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敖英芳教授以“中国运动医学发展”为题作大会报告。他介绍了中国运动医学的发展历程。他表示,运动对人体健康影响深远,对长久地提高人类整体健康素质有重要意义。运动促进健康是中国运动医学研究的新领域,有助于构建防、治、医、康、养、健一体化协同机制。
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容树恒教授带来了题为“前交叉韧带重建的新发展和争论”的报告。他通过回答“我们需要手术吗”“前交叉韧带重建怎么样”“残余保存怎么做”“我们需要外侧关节外肌腱固定术(LET)/前外侧韧带(ALL)重建吗”4个问题,介绍了前交叉韧带重建的手术操作要点及研究进展。
此外,盆唐首尔大学医院Joo Han Oh教授、梨花女子大学附属首尔医院Sang Jin Shin教授、三星医疗中心Jea Chul Yoo教授、新加坡中央医院Keen Wai Chong教授分别就反肩关节置换手术中肩袖愈合的最新策略、反肩关节置换手术中肩盂缺损的处1xbet体育理、肩袖肌腱损伤术后返修的难点与治疗要点、踝上截骨术治疗内翻型踝关节骨关节炎等进行了介绍。
肩关节、膝关节分会场肩关节、膝关节分会场汇聚了该领域内的前沿研究成果、技术革新与实践经验,涵盖了肩关节不稳,前交叉韧带重建的临床结果,前交叉韧带返修,人工韧带与高度轴移,机器人、导航、关节镜治疗技术等内容。
髋关节与脊柱分会场分会场对髋关节镜的最新治疗技术、CT三维重建在股骨侧的凸轮(Cam)畸形切除范围规划中的精准应用、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FAI)动物模型的建立与致病机制、同种异体半月板在髋臼盂唇重建中的创新应用、关节镜辅助单孔脊柱内镜技术的相关研究与疗效分析以及脊髓损伤病理生理研究等进行探讨,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策略。
基础研究与新技术分会场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是所有技术问题的总开关。分会场围绕“运动损伤疾病的发生演变与治疗策略”这一主线,从运动损伤相关机制、新型治疗技术开发等热点问题展开探讨。
康复护理分会场分会场将智能技术与传统康复相结合,中医传统疗法与现代康复技术相结合,探索了创新治疗的新方法、新理念。通过进一步推广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优化患者的康复过程。
医务监督和健康促进分会场运动性疾病防治和健康促进是运动医务监督学科长期研究和实践的主要方向,分会场重点关注了运动员健康管理、运动性疾病防治、运动性疲劳临床诊断技术与中西医防治方法、大众健身科学指导和慢性疾病运动处方,从提高国民健康水平和预防疾病的角度探讨了运动对健康的促进作用。
本次会议特别设置了中国运动医学发展70年专题会及历程展,邀请了多领域专家共同回顾中国运动医学的发展历程,讨论了在健康中国的背景下运动医学未来创新之路。70年筚路蓝缕,薪火相传,在一代代运动医学人的努力下,中国运动医学从无到有,一步步发展壮大,为竞技体育及全民健康服务持续贡献运动医学力量。
本次会议共收到稿件2815篇,主旨演讲8次,专题发言79次,论文发言712次,展示壁报115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