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国2030”上升为国家战略,标志着我国卫生政策进入了新时代,推进“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建议》提出“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强调要“为人民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十四五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也明确提出将加快实施健康中国行动和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
推进“四新”(新工科、新农科、新医科、新文科)建设是高等教育应对科技革命和国际竞争挑战的战略性选择。中国医学教育面临着抓住机遇,积极应变,着眼未来,主动变革,推进医学教育多层次、全方位改革的历史使命和重任。
当今学科之间的互相交叉与借鉴已成为时代的主旋律。医学与其他的融合是个充满希望和前景的领域,必将为医学和其他学科的发展翻开崭新的一页。为培养新时代下的“新医科”卓越人才,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充分发挥院内多学科协作(MDT)的特色学科优势,依托吉林大学优势资源平台首次提出多学科交叉模式,主题为“交叉为引领、协作共聚力、合作促发展”,并将其命名为(Multi-Disciplinary Connection / Collaboration / Cooperation, MDC),基于院内特色学科的MDT模式转向校内平台下的MDC模式。吉林大学第二医院积极与吉林大学各学科合作,形成“医理”、“医工”、“医文”等多学科交叉模式,主旨为通过MDC积极应对医疗服务需求,改善医疗现状,创新医疗模式;同时致力于培养“新医科”卓越人才,培养其创新能力、科研思维和人文修养。MDC通过院校顶层设计、医疗服务提升、卓越人才培育形成“三位一体”的内涵式发展,最终构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医疗健康生态体系。
在基础医学教育阶段保证学生早期接触临床,使临床思维的培养贯穿于整个医学教育全过程,对“新医科”背景下的优秀人才培养至关重要。
“医防融合”一直是我国深化医改的一条重要线索,新冠疫情促使加快了“医防融合”体系建设,这也是我国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从“治病为中心”转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基础保障。而我国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队伍在数量、质量方面都存在不足,全科医生与公共卫生结合目前是一个大胆的尝试,可以将这种融合从全科医生拓展到所有临床人员。在前期成功推进贯穿式教学的基础上,逐渐探索医+基+卫 MDT教学模式,培养临床医师与公共医师复合型人才。
目前医学知识形式单一,基础知识、临床知识和公共卫生均比较分散,不能有效衔接。我院通过开展贯通式教学成功将临床知识和基础教学有效结合,下一步将公共卫生专业知识汇入,组建临床+基础+公共卫生MDT式教学,有效培养医疗预防人才。
医防融合是当前改革中的难点和关键点。目前公卫专业的人员不能进入临床,造成临床和公共卫生之间的脱离1xbet体育。同时,临床专业的也不能进入公卫,临床医师和公卫医师都有各自的规范化培训。下一步,我院将对临床医师和公卫医师互换培训,将为医防结合打下坚实的人才基础。
当前,在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不断加快的大背景下,临床医学技术的发展迅猛,高科技智力密集。因此以科技促进医学学科高效、有序的发展势在必行,这就需要打破医科和理科之间的壁垒,开展多学科交叉研究。而临床医学是专业性极强的独立学科,常以疾病为导向,通过对疾病1xbet体育的表现认知进行归纳总结,最终产生各种临床指南及指导。而理科一般通过数学公式演绎将概念从抽象达到效果。医科和理科之间具有较强的差异性和思维壁垒,导致学科合作薄弱。
医理的联合攻关、跨学科的融合创新将成为解决重大科技问题行之有效的方法和途径,也是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我国的现有的教育体制下,可考虑从学科内部的相关性及科学研究的整体性出发,组建跨学科的教学方式,鼓励学生从临床学习阶段就能参与医理科交叉项目的研究,通过不同学科的成果展示来激发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成具有科学思维的复合型医学人才。
医工结合是推动现代医学发展和进步的重要方式。高校应准确抓住这一契机,积极推动医工结合研究。目前我国医工交叉的理念还局限于部分综合性院校及研究型医院缺乏对医工交叉的顶层设计和实际支持。
中国的科研高校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不断强化医工交叉发展,逐步改进人才培养方式,积极开展医工交叉联合培养,搭建有效的医工结合平台和完整的医工结合产学研转化链,分析在医工结合创新中的各个阶段的不足,有针对性的利用优势,探索医工创新转化的发展路径,促进共赢发展。
医用材料用途广泛,可替代损害的器官和组织,如人体骨骼和人造心脏瓣膜等;改善和恢复组织器官的功能,隐形眼镜等;辅助治疗过程,如介人性治疗血管支架和药物载体等。
医疗仪器的研发是医工结合的重要领域,一般是基于医学、机械与动力工程、物理学等学科知识体系的交叉融合
智慧医疗通过对病患诊疗信息的收集、存储、处理、提取及数据交换,对病患生命体征的监控和报警,协助远程会诊,智慧处方、远程图像传输。
数字医学借助信息技术、通信技术、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技术挖掘医学领域新理论、新机制、新技术和新产品。智慧医疗是数字医学的典型形式。数字医学包括计算机辅助设计、导航系统、制造、分析技术智能仪器的研究,远程医疗会诊,数字化医院的建设与管理等。
医学致力人类健康,文学关注人类情感,互相鲜有交集。“健康中国”战略的提出,赋予了医学新的社会学与心理学意义,提高了全社会对广大医务工作者的道德责任与职业精神的关注程度。同时,现代医学模式已由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表明医学是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的特殊学科。因此,“新医科”卓越人才的培养将“健康中国”战略与医学教育实践相整合,促进医文融合共促,使其充分发挥对医学科学精神的引导作用。
作为一门应用规范伦理学,生命伦理学关注如何更好地回答生命科学或医疗保健中提出的伦理问题,尝试为解决办法提供伦理辩护。
《关于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要建设种类齐全、梯队衔接的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既取决于自然科学发展水平,也取决于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水平。由此可见,哲学社会科学理论知识的培育,可提升医学生的综合素养,帮助医学生塑造良好的医德医风。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是建国以来首次在国家层面提出的全民健康战略规划,是推动“健康中国”建设的纲领性文件。《纲要》明确提出,推动体医结合,充分发挥科学健身在健康促进、慢性病预防和康复等方面的特色作用,积极推广覆盖全生命周期的运动健康服务。在“加强体医融合和非医疗健康干预”章节提出:建立完善针对不同人群、不同环境、不同身体状况的运动处方库,推动形成体医结合的疾病管理与健康服务模式,加强全民健身科技创新平台和科学健身指导服务站点建设。我院与体育学院积极探索学科合作模式,初步形成了治疗-康复-体育的多学科交叉模式。
吉林大学第二医院超前识变、积极应变、主动求变,服务医疗发展需求,通过内涵式发展,实现MDC模式建立健康生态体系建立,有助于培养“新医科”卓越人才和致力于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
秦彦国,吉林大学第二医院院长,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常务理事,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分会全国委员,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全国青年委员。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